护理论文哪里有?本研究旨在,调查白血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家庭抗逆力及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识别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各变量对出院准备度的直接效应与中介效应;
一、引言
3研究现状
3.1出院准备度的研究现状
在出院准备度的研究中,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文献影响力最大的期刊为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16],这与该国较早开展相关研究有关。国外多项研究表明,出院准备度已成为出院计划的核心内容,其评估是确保患者安全顺利回归家庭的重要前提[17]。在实践应用层面,Fuller等[18]设计和开发了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交互式出院工具包,它不仅能够使患者自行评估,还能及时向医护人员反馈其出院准备状态;Liang等[19]的研究则指出通过合理评估冠状动脉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并优化出院后指导,能显著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瑞士的一项研究[20]显示,患者的整体出院准备度较低,这一结果与Kaya等[21]的研究一致。准确识别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制定个性化出院指导方案,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目前国外研究在个性化干预方案构建方面存在局限,而对于交互式出院工具包的有效性仍需大样本验证。
国内研究表明,出院准备度评估可有效降低再入院风险[22]。目前有关出院准备度的研究多为针对癌症患者、慢性病患者、外科术后患者、产妇、精神疾病患者等,通过不同研究者对不同类型患者的出院准备度的调查研究数据分析,国内住院患者出院准备度整体有待提高[23-25]。现阶段国内学者的重点研究领域在于对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疾病患者其影响因素也不同,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研究来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27,28]。
![]()
三、结果
1白血病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发调查问卷280份,最终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保留272份,获得有效回收率97.1%。272名白血病患者中,男性126例,女性146例,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占38.9%和34.5%,家庭人均月收入中,2001~3000元的患者比例最高,为35.3%。职业、居住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生活自理能力、合并感染、恶心呕吐等一般资料详见表3.1。
![]()
四、讨论
1白血病患者出院准备度、家庭抗逆力、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现状
1.1白血病患者家庭抗逆力处于中等水平
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家庭抗逆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责任维度”得分最高,与穆赫孜[72]、刘珊珊[73]研究结果相同。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等人口社会学特征有关。首先,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年龄40~59岁的占比为68.8%,多数患者处于中年阶段,作为家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其社会和家庭责任较重。其次,白血病患者的治疗为长期过程,家庭需要支付长期且反复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增加经济负担产生消极情绪[74],降低家庭凝聚力,阻碍家庭抗逆力发挥作用。本研究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患者占比较多,因此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增加对低收入患者家庭的关注,通过帮助患者选择适合的经济实用治疗方案,对于特困患者可以帮助申请医疗救助,从而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以提高其家庭凝聚力。此外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多处于农村地区,有学者[75]表明居住地是影响家庭抗逆力的关键因素,居住在城镇地区的患者家庭抗逆力水平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城镇地区患者经济水平较高,医疗体系的基础设施较完整有关,因此其家庭抗逆力水平较高。提示医护人员在今后的护理中,应关注农村患者,多向农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的事项,让患者能够对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能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
2白血病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1家庭收入与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白血病患者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其出院准备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的患者,其出院准备度越高,与张悦等人[83]的研究结果相似。国外学者的研究[84]也证明家庭月收入是出院准备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家庭收入高的患者,一般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能够减少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及焦虑抑郁情绪,保障患者延续性治疗与规范化随访管理机制的建立,是提升出院准备质量的核心保障要素。其次,患者离院阶段的心理状态稳定性维持及居家医疗、家庭延续护理需求的经济支撑能力是构成康复转归的重要预测指标。最后需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患者,其家庭支持系统由于经济负担,其主要照护者无法长期陪护,不能有足够的时间为患者提供日常生活、疾病的护理也不能够为患者提供较多的心理支持,使得其得不到更高的出院保障。提示在制定患者出院计划服务时,应根据患者不同家庭收入情况,为其提供医院、社区、家庭的多元支持性环境,扩大支持体系,来提高其出院准备情况。
2.2疾病相关因素可从多方面影响出院准备度
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患者,其身体状态较差,不适感较强,对其日常活动造成影响,进一步造成出院准备度偏低。与徐美玲[85]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国外相关研究[86]的调查发现,出院后仍约有30%的患者,会被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提示建议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评估,并提供适宜的止吐药物及护理指导。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与出院准备度呈显著负相关[87]。此外,本研究发现,白血病患者其预后信心越高,出院准备度水平也越高。可能因为预后信心较好的患者,能够较好地应对及调整消极情绪,对于疾病知识学习的态度更积极,较好掌握应对疾病及预后的方式,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出院准备度。
五、结论
1研究的主要结论
(1)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出院准备、家庭抗逆力、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均处于中等水平,而家庭抗逆力水平最低。因此,提示医护人员在制定白血病患者出院准备计划时应注意考虑患者的家庭状况,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也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使其在出院后能满足患者家庭支持的需求并做好对患者用药的监督。
(2)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的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和家庭抗逆力水平较高。这类家庭通常能提供更全面的支持系统,促使患者在药物依从性、用药知识掌握度等方面有更佳表现。这些积极因素共同提升了患者的出院准备水平,从而显著降低非计划再入院率和疾病复发风险。
(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家庭抗逆力及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均能正向预测患者出院准备度,同时家庭抗逆力亦可通过对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间接作用,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水平。
(4)白血病患者的潜在类别分类特征较明显,中出院准备度组患者占比为60.6%而高出院准备组患者仅占14.9%,进一步反映出白血病患者在出院时对于出院准备度现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