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针对房地产市场风险控制,需要从不同层面针对性针对性的政策办法,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行为监管和管控。同时要做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业务方面的风险管控,需要金融监管层面、商业银行层面洪洞发力,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促进银行机构高质量发展。
第1章绪论
1.5.1创新点
既有研究多聚焦宏观角度剖析房地产市场以及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一般以全国范围或者整个经济体系当作研究框架,多运用宏观经济指标作为分析手段。与之相比,根据地方性的房地产以及银行政策微观数据来开展实证研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取山东省L市作为研究场域,将本地房地产市场以及银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寻其实质影响,挖掘其独特应用价值,并据此提出符合L市实际状况的购房政策优化建议。其次,既有研究鲜少对银行类型进行差异化研究比较。本文将地区银行业机构主体划分为分支银行机构和中小法人机构,探究不同商业银行类型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内在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的异质性,从而对不同银行机构针对性提出减少房地产市场价格向银行业传导的可行措施,为降低银行资产风险压力,促进银行稳健经营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第3章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L市房地产行业现状
本研究选用L市月度房屋价格作为解释变量,从房屋价格情况看。通过查询安居客、吉屋两个房产平台统计的近十年房屋价格,均快速增长后在2015年有较小幅度的降低,随之至2020年房屋价格又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房屋均价从4500元增长至9500元左右。2021年后的三年里,吉屋房产平台统计数据显示本地房屋价格趋于平稳,而安居客房产平台统计的房屋价格有所下跌,说明L市辖区房地产市场已经脱离快速增长时期,人们对房屋的需求有所降低,房价不再快速增长。
房地产投资完成总额这一指标包含统计期内房屋建设、土地开发、公共建筑以及土地购置费等全部投资。房地产投资完成总额的增长态势能够从供给端体现市场对当下房地产行业持有乐观预期,而其出现下降情况或许意味着房地产未来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从图4-2可以看出,L市房地产投资完成额与房屋价格增减趋势基本一致,2013年到2020年,L市房地产投资完成额总体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300亿元增加到800亿元,年平均增速达23.8%,说明房地产市场前景较好,房地产领域投资稳健增长。2021年后,L市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趋势趋于平稳甚至出现下降,说明本地房地产市场的扩张趋势不再继续,开始呈现紧缩。
第5章实证分析
5.1数据介绍
L市作为人口超千万的人口大市,信贷规模均超万亿,且房地产市场繁荣期与回落期均与山东省及国家整体情况保持一致,辖区数据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2013年至2023年L市所有银行机构(共48家)及L市房屋价格、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的相关月度数据。银行机构的相关数据来源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104系统,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数据来源于L市统计局官网公布数据,房屋价格的数据来源于安居客、吉屋等房产网站。本文使用EXCEL以及STATA.17对相应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此外,本文还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剔除缺失值;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1%和99%分位的缩尾(Winsorize)处理以避免极端值带来的影响。
5.2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本文主要是为探索房地产市场价格向银行体系传导的路径,进而分析降低该影响、减小银行资产压力的可行措施。所挑选出来的因变量是用来量化对银行的信用风险水平,不良贷款率正好可体现出这样的比例,也就是商业银行贷款中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在其全部贷款里所占的比例,这个指标可直接呈现出贷款组合的健康状态,因为要是借款人没办法按照约定履行对商业银行的本金和还款义务,这样的贷款就会被当作不良贷款。比率上升就说明银行的贷款质量出现了下降,与之相对应的,其风险也会增加,不良贷款率作为一个关键的指标,被用来衡量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状况,本文就是依据此来选择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作为分析的因变量。
(2)解释变量:本文选取的银行数据均为L市辖区银行机构的月度数据,同时,因为缺少权威机构如统计局等披露的房屋价格,本文选取安居客、吉屋两个房产网站的月度房屋价格数据。房屋价格是衡量房地产市场活跃程度最直接的指标,阅读文献发现,许多学者多用研究房价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结论较为成熟,以房屋价格水平代表房地产市场景气水平,即房屋价格越高,房地产市场越景气,反之房屋价格越低,说明房地产市场越萧条。通过房屋价格水平来研究房地产市场价格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第6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6.2政策建议
宏观来看,山东省L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繁荣和平稳各周期基本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发展情况保持一致,对本区域数据的分析研究所反映现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三条红线”宏观审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价格向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传递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此,针对房地产市场风险控制,需要从不同层面针对性针对性的政策办法,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行为监管和管控。同时要做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控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业务方面的风险管控,需要金融监管层面、商业银行层面洪洞发力,进一步提升内控管理水平,促进银行机构高质量发展。
6.2.1政府及监管层面
(1)相关部门应出台长效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提振居民信心。当前房地产市场持续的房价下跌使得银行业房地产信贷风险不断增加,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持续下降。针对房地产市场不断增加的风险问题,政府主管部门通过调整优化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提升个人公积金贷款额度等方式,还提出房票安置政策,推动被征收房屋的居民通过使用“房票”和被拆房屋部分现金补偿支付购房款,差额部分自行补齐,以此来推动本区域新房存量去化,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但从市场行情表现来看效果一般,持续的房价下跌仍然在加剧商业银行房地产业务信贷风险集聚。下一步,政府层面应该出台连贯性、长效性机制措施,使居民进一步看到政府助力房地产市场的决心,持续通过鼓励更多房企“入房源库”,增长房票有效期限等方式,加大本地新房存量去化力度,避免房地产市场信贷风险传导至银行业。综合来看,地区政府应该建立本地区房地产行业价格长效机制,合理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避免不健康波动对市场和银行业产生冲击,集聚系统性风险。
(2)因地施策,采取差异化策略。针对不同城市,政府应当采取有差异化特点的策略,以此来逐步促使房地产市场趋于稳定,如个别特大城市与普通二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土地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热度和风险也有所差异,统一的调控政策难以适应各地的需求。针对不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房价水平、库存情况的差异,应采取不同的调控措施。如对热点城市可采取限购、限贷、限售和增加土地供应等,防止房价过度上涨和投机性购房;针对库存较多城市可通过发展租赁市场等去库存政策,促进市场平稳发展;针对新兴城市,应合理规划房地产开发、支持刚需购房者等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