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协同共生理论的中钢洛耐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与效果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325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8-2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会计毕业论文哪里有?本文使用案例研究法、对比分析法以及因子分析法,以中钢洛耐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共生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探究中钢洛耐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以及产生的效果。

1 绪论

1.2文献综述

1.2.1 国企混改动因相关研究

健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单一化特征,缺乏必要的制衡机制以及在股权多元化条件下应有的相互监督与约束功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助于推动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等不同性质资本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持股,从而优化国有企业的治理架构(卢俊,2014)。从产业分布来看,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重化工业以及产能过剩领域,普遍存在生产方式落后、经营效率不高、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加之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亟需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与现代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公司治理机制(罗良文、梁圣蓉,2016)。值得关注的是,改革后引入的其他投资者通过持股获得了监督权,出于降低长期投资风险的考虑,这些战略投资者会积极参与企业治理活动,这种深度参与显著提升了国有企业的治理效能(章卫东,2019)。

推动国有经济成分发展。从理论层面看,混改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不仅优化了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还显著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率,为重塑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从而巩固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卢俊,2014)。混改这一举措通过整合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各自优势,产生协同倍增效应,有效解决了国企治理中双内外治理错位 的结构性矛盾,充分释放国有资本的发展潜力(李维安,2014)。量化研究则揭示了混改对企业绩效和创新能力的显著影响:当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转移比例处于50%-100%的合理区间时,企业绩效提升最为明显;同时,混改对企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垄断行业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任广乾和徐瑞,2019)。

3 中钢洛耐案例介绍

3.1 中钢洛耐公司概况

中钢洛耐前身可追溯至由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中钢集团 )持股70%与洛阳市国资委持股30%共同投资设立的中钢集团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中钢耐火 )。2019年12月,作为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中钢耐火与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双中钢洛耐院 )实施战略性重组,整合组建为中钢洛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中钢洛耐有限 ),此次重组实现了产业资源与科研能力的优势互补。2020年6月,公司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5家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并同步实施覆盖455名核心员工的持股计划,形成了国有资本控股、战略投资者参股、员工持股的三元股权结构。2020年8月,该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正式由中钢洛耐有限整体变更为中钢洛耐。2022年6月成功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双688119 。

5 中钢洛耐混改效果分析

5.1治理效果分析

5.1.1代理成本降低

在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核心员工由于自身利益与企业紧密相连,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量,会在企业内部积极主动地发挥更为有效的监督管理职能。这一内部监督机制能够对企业中可能出现的自利行为形成有力制约,极大程度上防范此类行为的发生,进而切实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良好的公司治理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本文选用经营费用率作为关键分析指标来衡量代理成本。一般而言,经营费用率越低,就意味着企业管理层在履行代理职责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越低,反映出企业在管理运营方面的成本控制更为有效,资源利用更为合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中钢洛耐2018-2023年经营费用率如图:

会计毕业论文怎么写

从图5-1的财务数据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钢洛耐在2018-2019年期间经营费用率维持在13%以上的高位水平,反映出当时企业管理成本控制存在明显不足。2020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后,经营费用率出现断崖式下降,从13.14%骤降至6.18%,降幅超过50%,这一显著改善表明该计划有效降低了企业的代理成本。虽然2021年费用率小幅回升至7.23%,但较改革前仍保持46%的降幅,充分证明了员工持股计划在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方面的持续效果。通过将管理层利益与企业长期发展深度绑定,该机制有效缓解了委托代理矛盾,促使管理者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

5.2财务效果分析

5.2.1财务指标法

(1)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盈利能力反映其创造收益的效能,持续稳定的利润获取能力不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更是经营管理的核心目标,这使得盈利分析成为财务评估的关键环节。为系统考察中钢洛耐的盈利水平,本研究选取以下三项核心财务指标展开剖析:反映资本回报效能的净资产收益率、体现经营效率的营业利润率,以及表征销售投入产出比率的销售费用率。各指标的具体变化趋势详见表5-3所示。

会计毕业论文参考

数据显示,2018-2023年中钢洛耐净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主要是因为混改初期战略投入加大,包括技术升级、产能扩张,虽短期拉低利润,但为企业长期竞争力奠定基础,再加上2023年受观观经济及行业需求波动冲击,导致数据下滑。但同时中钢洛耐在2018-2019年(混改前)销售费用率一直维持在7%-8%的高位,2020年混改后骤降至2.33%并保持低位,降幅超过60%;此外,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都在混改当年达到最高点。中钢洛耐通过混改引入的平罗县滨河碳有限公司,保证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风险;下游的北京建祥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要用户,促进产品销售与市场拓展,减少了企业的销售费用。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基于对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现有文献的系统性梳理,整合了该议题下多位权威学者的研究观点。通过构建理论分析框架,重点探讨了改革的具体实施路径及其预期效果。为增强研究的价值,特选取耐火材料行业代表性国有企业中钢洛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改革实践进行深入考察。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递进阶段:首先解析企业基本情况及改革背景;其次从协同共生效应维度剖析改革路径;最后运用财务指标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改革前后的综合绩效进行多维度评估。主要研究发现如下:

第一,企业改革的驱动因素具有百重特性。在外部环境方面,既顺应国家深化国企改革的政策要求,又面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压力;在内部发展方面,则源于治理结构优化的现实需求与产品体系升级的战略需要。这种内外因素的协同作用共同推动了改革进程。

第二,中钢洛耐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四个关键环节:战略投资者引进、员工股权激励、治理结构优化以及股份制改造与上市。在战略投资者选择方面,企业着重考量产业协同效应,最终确定的投资方北京建祥龙和深圳南电等机构,均与公司核心业务领域保持高度相关性。这种战略匹配性使得各方能够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员工激励层面,公司创新性地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通过将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发展紧密关联,构建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这一举措显著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团队的内生动力,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撑。治理结构优化是改革的重要环节。中钢洛耐基于资源匹配原则,遴选员工持股平台执行事务合伙人参与公司治理决策,形成了国有资本、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代表三方协同的治理新格局。这种创新的治理模式有效完善了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监督体系。 最终,通过实施增资扩股和治理结构优化,企业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实现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环环相扣,不仅为企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更为后续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