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本文将以法学概论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7 年 10 月十九大的召开意味着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同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将“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战略布局之一,可见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指出了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第六条“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①这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指明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了“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①对新十六字方针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全民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继十八大以来,2014 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大会研究主题,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决定中强调了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法治建设,要求全民守法,通过全民普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途径,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需要全民的参与,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中坚力量和主力军,对推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一体化建设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因此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法治意识,而大学生法治意识的高低同样关乎我国法治建设。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来说,进行法治教育和培育其法治意识是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部分会在中小学从事教师行业,担任政治教师,承担着法治宣传教育的重任。2016 年教育部、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④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法治教育,大纲中强调了要在义务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安排不同层次和要求的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如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在高中政治课中设置法治专题学习,高等教育阶段设定法治基础课程为必修课及开设相关的选修课。在本大纲制定后,其他各教育阶段都有涉及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为宪法学习的专册,九年级上册还专门开设了一个单元为“民主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政治教师的岗位,必将承担对学生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所以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育其法治意识。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一代中的先进代表,除了学好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外,还应该培育自身的法治意识,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觉遵守和学习宪法法律知识、遇到事情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有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为国家、政府、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建设贡献自身力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校园贷”、“网络电信诈骗”、“女大学生失踪案”等事件的频频发生,大学生作为高阶段掌握知识的人才,在掌握一定法律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知法犯法、法律至上意识淡薄等问题依旧存在,当他们合法权益受损时不会通过合法途径寻求法律援助。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大学生这个群体之一,也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有的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然而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法治教育任务很重。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塑造两代人师表的使命,即作为高师院校师范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来说,他们步入工作岗位后,有的还承担着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所以他们更应该树立法律权威,增强法治信仰,培育自身的法治意识,学会运用法治的思维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
1.1.2 研究意义
在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离不开全民守法,全民需要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担,在全面依法治国这个大背景下,同时在加强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制定下,更需要培育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尤其是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琪法治意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丰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设置上除了将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作为其教育内容,还设置了法治观教育,但是在法治观教育中多强调民主、法治、遵守纪律的内容,而法治教育除了要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学会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还比较欠缺。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法治教育的内容,也间接地从一定层面上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内容。第二,有利于明确高校法治教育的理论并且促进其发展。有的高校开办法学专业,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法律方面的要求很高,目的是培养法律专业的人才,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是通过开设思修课中涉及的法律知识和相关法律选修课来培养他们的法律素质。在全面依法治国视域下建设法治国家不仅需要专业的法律人才,也需要增强全民的法治意识。当然法学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也不例外,都需要培育他们的法治意识共同建设法治中国而努力。同样培育法治意识需要从小抓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若步入教师行业定将承担着对中小学生的法治宣传教育的责任,所以培育其法治意识在高校的法治教育理论中更具有针对性,也能促进高校法治教育的发展。
2. 实践意义
第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高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自始至终是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服务的。我国的法治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此进程下,需要培养促进其发展的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我国法治建设的一部分参与者,他们法治意识的高低程度将会影响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对他们进行法治意识培育,做到知法学法守法用法,其行为表现也能对身边的人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全社会更多的人参与到法治化建设行列中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法治氛围,为法治化建设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代表,他们在我国的法治化建设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自身的责任担当,必然要求他们培育其法治意识,做培育法治意识的示范者和践行者,做中国法治化建设的促进者与推动者,让法治建设朝着更好更高的法治趋势发展。
第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将法治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要求,可以看出法治的重要性,法治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中发挥着基础和保障作用,只有在良好的法治环境得到保障下,其他社会层面的要求才能有序运行,我国要建设一个法治国家,不仅需要一个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还需要一个良好法治文化环境来作为保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们的价值追求,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从他们自身的特点来看,他们接受能力强、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他们本身的责任担当,培育他们法治意识的同时也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不断确立。
第三,是思想政治教育法律素质提升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法治观的教育内容,培育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法治意识是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增强其法治意识的同时,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教育活动中所蕴含的培养学生法律素质的需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要立德树人,要培养学生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学生不仅需要智力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各方面素质以达到全面发展的要求。培育该专业学生的法治意识,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提升他们的法律素质是高师院校对该专业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让学生们具备法律素质,增强法治意识,在掌握一定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以法律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学会运用正确的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
三、研究内容
本文主要是在坚持和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对云南省师范类师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首先对法治意识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具体内容进行确定。结合实地调研的结果,得出云南高师院校在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问题及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对策,旨在提高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法治意识,进而为我国的法治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分析法通过查阅收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专著、期刊、报刊、学位论文、政策性文件等,分析总结与法治、法治意识和法治意识培育的相关资料,进一步分析并加以运用,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 问卷调查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云南省各类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拟选择云南师范大学、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这四所师范类院校作实地调研,运用 SPSS 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分析与统计。
3. 访谈分析法通过调查走访本文拟选取的云南省师范类院校的教师、相关负责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对高师院校的法治课程设置和法治意识培育情况进行了解。
4. 历史研究法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渗透法治意识培育的历史过程进行追溯和梳理,来进一步说明当前加强培育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更加的重要,为本文论述加强其培育的必要性时奠定基础。
五、研究结论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下我国步入了新时代,在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培育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是我国法治化进程中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着重强调了法治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中,也彰显了当前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培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对其进行法治教育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必然要求,又是促进该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培育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也是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该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法律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思并重即学会运用法律来处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要懂法还要学会用法。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学生应具备各方面素养和在个人的成长中突显了重要的意义。
培育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是很重要的,在研究时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培育这个过程是一个整体,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形成合力相互配合,更需要该专业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使培育效果显著。本文通过对法治意识相关文献研究的整理,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构成要素即主要内容;对相关法治教育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收集和梳理,在文中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渗透法治意识培育的历史过程,旨在说明当前培育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性;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培育情况进行了解,可以看出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将法治观教育纳入专业课程当中,开设了相关法律基础课程,其培育的形式增多了,学生对法治的关注度也有所提升。在成效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得出云南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要问题作出了原因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加强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在培育的对策中我们要提升对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重要性认识,还要丰富法治意识培育的内容,使其内容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来培育法治意识。
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由于云南各高师院校的情况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之间还是存在差异性,通过问卷调查对云南高师院校法治意识培育情况的了解,会受到样本选取的限制和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不足的影响,可能在研究结果上会有一些误差。此外在本篇文章论述的深度上、民族法治教育特色上还有待提高。相信在日后关于该专业学生法治意识培育方面的研究范围上会更加广,内容会更加详实,来弥补以上的不足。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