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铁路机务系统运输组织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探讨------以包头西机务段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6566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9-0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工程管理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机务运输组织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与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上各项关键数据指标的改善,不仅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也为后续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1绪论

1.5创新点

(1)相比于大多数研究者关于铁路机务方面的研究单一围绕管理、技术、能耗等方面展开,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机务运转结构框架,以此来指导日常的生产,本文将从影响因素挖掘入手,深层次剖析影响机务运输组织的内在因素,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机务系统目前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2)DEMATEL-ISM研究方面,目前该方法被应用到了很多方面,如公共服务方面、工业基建方面、民生保障方面等,其强大的因素挖掘的功能,研究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DEMATEL-ISM相结合的方法还没有应用到铁路系统、铁路机务系统中。本文就是要运用这种方法,对影响铁路机务运输组织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相较于其他方法,DEMATEL与ISM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铁路机务运输组织方面更加具有优势。

(3)通过DEMATEL确定的各因素权重值,与ISM结果中可达集合与先行集合的求和值,建立机务运输组织优化模型,通过象限图的直观呈现,确定优化对象与优化策略,为机务运输组织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工程管理论文怎么写

3包头西机务段运行组织运输效率影响因素识别

3.1包头西机务段运输组织运行现状概况

包头西机务段始建于1924年,地处河套平原与土默川平原接壤处,北依阴山、南临黄河,位于京包、包兰、包西、包白、包神铁路交汇处。包头西机务段是集机车运用、电力机车中小辅修、内燃机车小辅修、机车整备、设备检修以及一体控制专业化、规模化、综合化的牵引动力基地,业务职能贯穿运输组织全过程。

(1)机构设置

包头西机务段设有19个职能科室及辅助生产机构、10个生产车间、227个生产班组,现有职工3946人。全段配属机车392台,其中电力机车298台、内燃机车94台。

(2)业务范围

机车交路:包头西至大同,包头西至集宁南、张家口、曹妃甸西,包头西至迎水桥,包头西至新街、吴四圪堵、乌审旗,包头西至高头窑,包头西至白云鄂博、巴音花,临河至额济纳、马鬃山,乌海西至吉兰泰、乌海东至公乌素,包环线小运转。共计4310公里。

乘务交路:包头西至惠农、包头西至集宁南,包头东至王家塔、新街、吴四疙堵、召壕、乌审旗,乌海东至拉僧庙、乌海西至吉兰泰、黄白茨至公乌素,包头北至巴音花,包头东至包头东(包环线),共计3062公里。

检修整备任务:承担全局SS4型机车大修、中修,和谐型机车C1-C4修以及配属SS4型机车、内燃机车小辅修和全局唐包、包惠电力机车整备任务。拥有电力中修4台位、小辅修9台位、内燃小修6台位。拥有电力整备14台位(乌海1台位、临河2台位、包头3台位、包西8台位)、内燃整备12台位(乌海2台位、临河2台位、额济纳4台位、包西2台位、包北2台位),日均整备109台。

5数据驱动的多目标优化建模与动态决策机制构建

5.1优化建模

以DEMATEL数据分析的权重值D作为横坐标,以ISM数据分析的可达集合R与先行集合Q的和I作为纵坐标,如表5.1所示,绘制散点图,建立优化模型,如图5.1所示。

工程管理论文参考

第一象限代表该元素权重值与可达值都高,该元素在整个系统中最重要,并且与其它元素相互影响;

第二象限代表该元素权重值低,但是可达值高,该元素在整个系统中与其它元素相互影响,但是影响都不大;

第三象限代表该元素权重值与可达值都低,该元素在整个系统中较独立,与其它元素的相互影响以及发挥的作用较小;

第四象限代表该元素权重值高,但是可达值低,该元素在整个系统中与其它元素的相互影响较小,但是发挥直接作用。

5.2基于模型的优化策略

机车运用、列车运行图、运用管理、安全管理、人员运用等位于第一象限,它们在机务运输组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直接作用。因此机务运输组织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优化机车运用策略:机车作为核心运输工具,其运用效率与成本直接关联到整个运输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竞争力。首先,需要深入了解每台机车的性能特点与运行状态,确保在制定运用计划时能够充分考虑机车的实际能力。通过精准匹配机车性能与运输需求,实现机车资源的优化配置。其次,制定机车运用计划时需充分考虑运营成本,对运输线路、货物种类、运输时间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制定出既满足运输需求又能够降低成本的机车运用方案。通过合理安排机车运行时间、减少空驶里程、提高机车利用率等措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此外,还需注重技术创新与智能化管理。通过引入先进的机车调度系统和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机车运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进一步提升机车运用效率。同时,智能化管理还能够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稳定。

(2)精细化编制列车运行图。根据当前的运输需求,包括客流、货流的季节性变化、节假日影响以及特殊事件的运输需求等,来合理规划列车的开行数量和频次。同时,还需充分考虑铁路资源的实际状况,如线路承载能力、机车车辆的配置与运用效率、车站的接发车能力等,确保列车运行图与资源条件相匹配,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浪费。在编制过程中,还应紧密结合现场运输的实际情况,如线路条件、天气状况、信号系统以及设备设施的维护状态等,确保列车运行图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还需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优化列车运行图,减少旅客和货物的等待时间,提高运输的准时性和可靠性。通过精细化编制列车运行图,不仅可以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效益,还能进一步增强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7总结与展望

7.2展望

机务运输组织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紧密配合与协同作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上各项关键数据指标的改善,不仅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也为后续持续改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今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铁路机务系统运输组织仍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通过数据驱动与技术赋能、协同创新不断融合实践,将逐步成为推动铁路机务运输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1)运输效率指标的跃升。通过机车运用大数据分析系统的应用,机车日车公里稳步提升,周转时间有效控制。同时通过智能调度算法优化机车交路,使单机率下降、机车运用计划兑现率不断提升,为运输组织提供了精准的资源配置依据。

(2)能耗管理指标的突破。通过优化操纵模式和调度组织,内燃机车百公里单耗以及电力机车牵引能耗逐步降低,碳排放量同比减少,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实现双赢。

(3)安全质量指标的强化。基于机车故障检测系统的深入投入,使机车临修率下降、关键部件寿命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同时通过智能监测终端实时采集运行状态数据,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追溯体系,将有效降低机车故障演变成运输事故的风险概率。

(4)运输组织革新的助力。基于云计算构建机车运用智能平台,整合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检修计划等多源数据,自动生成最优机车周转方案。平台在跨局机车调度中的成功应用,接运时间将大幅压缩,有效缓解繁忙干线的运用紧张问题。同时智能派班系统可根据司机疲劳度、线路特点等参数生成人员计划,值乘效率也将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