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行为线索的经口奶瓶喂养方案在临床早产儿中的推广思考

  • 论文价格:免费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251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7-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护理论文哪里有?本研究严格按照文献回顾法进行文献筛选、评价和提取文献内容,将文献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喂养方案初稿,初稿经过两轮专家函询修改才形成最终喂养方案,使方案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

对象与方法

2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2月~2024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6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干预,实验组采用基于行为线索的经口奶瓶喂养方案干预。

护理论文怎么写

2.1纳入标准

(1)符合2019年由邵肖梅等主编的第五版《实用新生儿学》早产儿的诊断标准,28周≤出生胎龄≤34周,且在出后的24h内入院;(2)入院后的24h内开始开奶,但没有经口奶瓶喂养;(3)生命体征稳定:在安静状态下,HR波动在110~150次/分、R<50次/分;(4)家属的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本研究。

2.2排除标准

(1)存在经口喂养不耐受、吞咽困难、消化道系统异常、严重先天性心脏病以及生命体征不稳定等问题;(2)影响经口喂养的先天性疾病包括唇腭裂和基因遗传病;(3)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神经系统疾病等;(4)肠内营养禁忌症;(5)不配合此研究者。

3研究工具

3.1早产儿经口喂养一般资料调查表

研究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文献、探讨后设计早产儿经口喂养一般资料调查表(见附录8),包括①临床资料:姓名、性别、出生胎龄、出生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等;②经口喂养资料:开始经口喂养PMA、完全经口喂养PMA、开始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等;③生长发育速度指标: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g/(kg.d)]、每周头围增长速度(cm/周)、每周身长增长速度(cm/周)等。

3.2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评估量表

早产儿经口喂养准备评估量表(Preterm Infant Oral Feeding ReadinessAsses-sment Scale,POFRAS):是由Fujinaga[64]等研制,2013年由周春兰[65]等汉化形成(见附录3)。此量表包括纠正胎龄、行为、口型、口腔反射、非营养吸吮1min等5个维度,18个评估条目,满分为36分,当评估总分≥30分时,可以开始经口奶瓶喂养。此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系数为0.817,评分者间总分一致性系数ICC为0.917,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为0.927。量表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3~1.00,量表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89,该量表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结果

1早产儿病例纳入情况

本研究最初纳入研究对象64例,在干预过程中1例因发生病情变化转院治疗,2例因胃肠道并发症需禁食天数>1天;1例家属要求退出,最终纳入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详细内容见表2-1。

护理论文参考


讨论

1基于行为线索的早产儿经口奶瓶喂养方案可推进喂养进程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早产儿开始经口喂养PMA为(32.360±1.233)周,对照组PMA为(33.900±0.441)周,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完全经口喂养PMA为(33.276±1.041)周,而对照组PMA(35.233±0.687)周,实验组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开始到完全经口喂养的过渡时间也是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该喂养方案可以推进早产儿经口喂养进程,这和Mohamed[67]、Samane[68]、Moore[69]、Kamran[70]、Spagnoli[71]等的研究结果相似。此方案能推进早产儿的经口喂养进程究其原因:早产儿成功经口奶瓶喂养仅靠临床护士是不够的,需要医护团队共同合作完成。在wellington[37]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多学科团队合作构建的经口奶瓶喂养方案,能促进早产儿在更短时间内实现完全经口喂养。因此本研究构建多学科研究团队,包含新生儿医疗、护理人员以及康复专科人员;多团队合作构建的经口喂养方案保证了喂养方案的全面性。并且方案构建阶段进行德尔菲专家咨询时,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及协调性较好,确保了经口喂养方案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经口奶瓶喂养方案的干预效果得到保证。

2基于行为线索的早产儿经口奶瓶喂养方案可促进生长发育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平均时间为(3.000±1.909)d,对照组早产儿恢复至出生体重的平均时间为(3.000±1.909)d,t检验结果为t=-6.458,p=0.000,实验组的早产儿比对照组早产儿更早地恢复至出生体重;实验组早产儿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为(0.023±0.049)[g/(kg•d)],对照组为(0.017±0.007)[g/(kg•d)],t检验结果t=2.785,p=0.009,实验组早产儿每日体质量增长速度更快;实验组早产儿的每周头围增长速度为(0.467±0.426)cm/周,对照组,早产儿的每周头围增长速度为(0.190±0.056)cm/周,t检验结果为t=4.728,p=0.000,实验组每周头围增长速度更快;实验组早产儿的每周身长增长速度为(6.347±5.220)cm/周,对照组为(1.335±0.731)cm/周,t检验结果为t=5.122,p=0.000,实验组在早产儿身长增长速度比对照组更快,因此,基于行为线索的早产儿经口奶瓶喂养方案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此方案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究其原因是:一方面,喂养方案中的发育支持性护理措施,可促进早产儿中枢神经以及胃肠道功能发育,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72,73]。另一方面,经口奶瓶喂养在提供能量与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在消耗能量[74],本研究明确了早产儿经口喂养方式的选择标准,在合适的时候选择了合适的喂养方式,降低了早产儿经口喂养时的额外能量消耗,从而有利于早产儿生长发育。

结论

2研究的创新性

2.1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本研究首次使用德尔菲法构建基于行为线索的早产儿经口奶瓶喂养的方案,并且充分考虑我院临床实践现状,使喂养方案更好的融入临床。

2.2学术思想的创新:早产儿经口喂养是近些年国内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于早产儿,从循证问题角度出发,通过医学资料的查询,结合实际为患者制订具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经口喂养方案,为临床护士对早产儿的经口喂养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略)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