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库建构探讨——以招远市典型村落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454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10-3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建筑学论文哪里有?本文以高家庄子村和徐家村为例,首次将空间数据库技术应用于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中,构建针对传统村落的空间数据库。这一方法不仅延伸空间数据库在传统村落研究中的应用范围,还为传统村落的数字化保护提供新的技术路径。

第一章 绪论

1.3.2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现状

通过对CNKI数据库中胶东地区及村落的检索发现,目前胶东地区有关传统村落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少,但已有初步的研究基础,有待充分挖掘。将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有关研究文献进行分类,可以发现:2017年以前大部分文章都聚焦于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文化风俗、艺术特色等内容。自2018年以来,有关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文章显著增多,主要集中在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特色民居等内容。

2017年,邱王豫[9]针对京口海商文化影响下的传统村落群进行研究,借助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数据归类整理金口传统村落群的村落形态特征。2020年,陈文祥[10]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胶东半岛滨海传统村落适宜的乡村发展建设模式,并根据海草房的设计实践提出传统村落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设计策略。同年,郑鲁飞[11]通过研究胶东地区海防卫所型传统村落的现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点,并提出关于胶东地区海防卫所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策略。2021年,孙美丽[12]从山东省村落地名蕴含的地域文化入手,以山东省为研究区域,将村落地名的语义化作研究对象,利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各地景观地名进行空间格局研究。

第三章 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建构逻辑

3.1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总体设计

建筑学论文怎么写

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主体是空间数据[48]。在空间数据库建构的准备阶段,通过对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和资料查询,将村落分布位置,地理特征,形态布局构成,要素文化,风俗人口,社会情况等内容转化为数据资料,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存储,形成数据合集,建立起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  3-1-1)。数据库反映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历史文化和人口经济情况,并延伸出多种应用方向,为村落保护、空间优化、资源环境评价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撑[32]。

第四章 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建构实践

4.1胶东地区典型传统村落选择

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对胶东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情况、类型划分、建筑特点进行梳理,得出胶东地区传统村落概况。胶东地区以低山丘陵占主导,约70%。平原地带较少,主要分布在沿海狭窄地带和河流下游谷地。传统村落整体呈集聚型分布,在烟台,威海两市,形成集中连片分布带。在地形上以山地丘陵为主,或者靠近海洋的平原地区;在村落布局上,有以祠堂、神庙为中心的网格式(骨架式)布局,也有的是顺应山地地形呈不规则布局;在建筑特点上多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由正房、厢房、倒座组成[52]。

胶东地区传统村落在烟台市招远市呈集聚型分布,而张星镇和辛庄镇的传统村落在招远市最为密集,具有典型代表性。辛庄镇地势总体较为平坦,以滨海冲积平原和海积平原为主,海拔较低,传统村落多为平原型村落。张星镇整体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起伏较明显,传统村落为丘陵型或山地型村落。因此研究对象选定在招远市张星镇和辛庄镇区域。

在选择村落时,本文挑选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和招远市张星镇徐家村。高家庄子村位于平原近海地区,格局保存良中,且以十字大街为中心的村落布局具有海防卫所的典型性。徐家村位于山地丘陵地区,村落格局兼顾地形和防御特征,作为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体现胶东地区独特的历史与人文风貌。 

4.2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

4.2.1高家庄子村概况

高家庄子村位于山东省招远市西北部,辛庄镇镇政府驻地西侧,地处渤海之滨,北边距海边约1km,南侧有206国道(烟潍公路)横贯,村子西侧,河水萦绕,与庙宇钟楼民居交相辉映,形成具有独特优美的山水田园风貌。村庄北临渤海,南依丘陵,东侧岗阜绵延,西侧九龙沟环绕,村落依山傍水,具有明显的传统风水理念选址特征,形成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4-2-1)。

建筑学论文参考

高家庄子村因西汉末年高姓家族迁居此地而得名,是登莱滨海古官道上集海防村落、商业村落和家族村落于一体的典范。清代,该村徐氏家族进京经商,发财致富后回乡修宅建院,模仿北京建筑风格,因此得名  小北京”。高家庄子村的格局奠定于明末清初,清中后期村落开始大规模建设,后逐渐演变发展成以南北大街为轴线展开,以关帝庙、徐氏家庙为核心的方形鱼骨状街巷格局。

第五章 结论

5.1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得出胶东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情况、类型划分、建筑特点的概况。传统村落整体呈集聚型分布,形成集中连片分布带,尤其在烟台市呈集聚型分布。在地形上以山地丘陵为主,或者靠近海洋的平原地区;在村落布局上,有以祠堂、神庙为中心的规则布局,也有的是顺应山地地形呈不规则布局;在建筑特点上多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从概况出发,挑选具有典型特征的胶东地区传统村落高家庄子村和徐家村[54]。

通过梳理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的建构逻辑,将数据库建立过程中,数据来源与构成、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录入与存储等环节展开介绍。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的建构逻辑为下一步胶东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数据库建立提供技术基础。

依据胶东地区传统村落典型特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招远市辛庄镇高家庄子村和招远市张星镇徐家村作为目标村落。按照传统村落数据库建构逻辑,对高家庄子村和徐家村的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录入,以几何数据为例,建立高家庄子村空间数据库和徐家村空间数据库,并通过空间数据库的信息,梳理其空间形态特征。高家庄子村位于近海平原地区,是典型的以祠堂为中心的骨架式布局,建筑民居多为四合院形式,还保留特色院落形式 大过间”。徐家村位于山地丘陵地区,村落布局是以顺应地形的不规则布局,体现胶东特色,建筑民居多为三合、四合院,保留特色街巷形式 拐子胡同”[55]。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