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高中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中生态教育融合路径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6566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5-22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教育教学论文哪里有?本研究主要聚焦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态教育的融合现状,并积极探索生态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绪论

(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末,跨学科教学逐渐兴起,成为全球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目前,已有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改革教育体制推动跨学科教学,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复合人才,其中美、芬、德三个发达国家开展的跨学科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美国作为STEAM教育的全球领军者,其中小学的STEAM课程经过研磨与优化,展现出独特的设计特色和显著的教学优势④。首先,这种课程设计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以跨学科、多层次的视角来整合知识,将知识技能以共同的主题形式来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问题出发,培养具备21世纪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美国的跨学科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实施方式以项目式学习为主。学生不仅要在课堂听讲,还要求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此外,美国教育部还为中小学跨学科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教育部会定期发布关于STEAM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各地区和学校开展相关工作,以确保跨学科教学的顺利推进。

芬兰的基础教育一直在教育领域享有全球声望,跨学科主题课程是其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大特色。芬兰的跨学科课程改革历经数十年循序渐进,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实现了基于跨学科的现象式教学从理念到文本再到实践的变迁之路①。相比于项目式学习,芬兰的现象式教学更注重真实性、情境性和整体性②。它提倡以自然或社会现象为活动主题,推行跨学科的合作教学,通过整合各学科知识,将学习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价值素养与知识技能,以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和真实生活。与其将芬兰的现象式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方式,不如说是其育人理念的体现。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为推动生态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英语课程中渗透生态教育相关理念是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语言媒介的差异,人们似乎很少将英语这一门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起来,当下的中小学阶段英语跨学科主题教学相关研究仍相对太少。面对这一现状,中学英语教育应积极响应时代号召,深入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当前,高中英语课堂中生态教育的融合现状亟待深入探究。本研究旨在解决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全面剖析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态教育的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是探索如何有效加强生态教育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融合路径。本研究旨在揭示生态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路径策略,以期为生态教育理念在中学英语教育中的全面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教育教学论文参考

五、高中英语与生态教育融合的可能路径

(一)立足于生态化的英语核心素养

当前,学生在应用已学的生态相关英语表达以及整合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明显问题,这些问题凸显了英语教学中跨学科性理念的缺失。为了将传统教学观念顺利转变为跨学科理念,并根据学生学习生态英语表达方面的需求,必须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进行全面的审视与调整。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及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被视作学科教育的核心要素。然而,在现今跨学科融合的趋势下,这些核心素养亟需注入新的生态化内涵,以实现互补与增强的协同效应。

在英语语言能力的构建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无疑是英语素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因此,英语学科的教学应准确把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认知过程这三方面,以此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听、说、读、写技能。如此,学生不仅能将语言技能与生态知识完美融合,更能成为生态传播的积极践行者。此外,生态问题作为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重点内容,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话题素材。通过真实情境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围绕生态问题展开英语交流,勇敢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在探究生态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生态知识,更能锻炼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生态这一热点,准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保护环境专题,创设贴近生活的语言情境。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生态意识,从而在英语学习中形成生态化的英语核心素养。

(二)根植于丰富的英语课程资源

一节英语课的正常开展离不开课程资源的有力保障。为解决有限的英语课程资源难以支撑英语与生态两学科之间的有效跨学科联动,以及学生对生态相关跨学科主题的英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等问题,笔者将英语课程资源划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两大类别,以丰富英语教学内容,强化生态与英语之间的联系,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态相关英语表达的兴趣。其中,显性课程资源,诸如教材与多媒体教学资源等,它们直观、具体,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直接的支持。隐性课程资源则涵盖了学校文化、师生关系、教学氛围等无形因素,尽管它们并不直接显现,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及生态意识的培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显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使用

教材作为师生教学互动的基础媒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教改以来,全新的教学理念代替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的编排也更强调“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陈柏华等人对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跨学科分析调查结果显示,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在跨学科性方面表现出色,其中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所占的内容比例较大,生态教育资源丰富①。从最新的高中英语教材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教材编排方式正逐渐倾向于以主题单元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等形式展现。其中,诸如全球变暖、保护野生动物等环保主题单元,也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跨学科性”。因此,为实现英语与生态两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教师在提取教材中的生态教育内容的同时也应对接实际英语课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绿水金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教育教学论文怎么写

七、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本研究主要聚焦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态教育的融合现状,并积极探索生态教育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以生态教育的实施困境为背景,结合英语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性学习,以新颖的视角预设了本次研究。通过调查国内外关于生态教育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为深入了解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生态教育的融合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学生生态英语表达能力和生态素养做一个初步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整理分析,发现以下问题:(1)即使是已经学习过生态英语表达,大多数学生仍然无法灵活运用,缺乏跨学科的融通思维。(2)学生对生态相关问题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在用英语进行表达时遇到了困难。(3)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生态教育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和必要性。然而,他们对英语生态知识学习的态度不够积极,自主性不强。(4)学生们对生态保护的关注,并期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英语学习中能接触到更多的生态知识,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5)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生态内容辨别混乱,并且对生态概念理解相对模糊。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推导出以下可能路径:立足生态化的英语核心素养;根植于丰富的英语课程资源;着眼于新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践行于广泛的英语课堂活动;完善于多元的英语课堂评价。根据所提出的五条路径,展开了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对照实验,希望为一线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