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哪里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情况的影响。以某高中高二教师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输入假说理论、互动假说理论以及输出假说等理论为指导,通过课堂观察、调查问卷以及访谈,开展了本次的调查研究。
第一章绪论
国外研究
(1)关于课堂提问研究
课堂提问属于教师教学活动开展常用的策略之一,国外学者对课题提问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其中学者Nathaniel Olaniran等(2018)认为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技巧。这就对教师课堂提问设置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Mahon Paul等(2018)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说明了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指出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为有用的策略之一,对于教学而言能够有效的得到学生知识学习反馈状况,这对于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提供了客观的信息。Nathaniel Olaniran和Serifat(2018)指出,在研究当中对课堂学生提问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指出在学生知识学习过程当中,一味的对知识进行获取会让学生失去对相应知识及信息的反思能力,而借助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思,并且通过思考进行反馈,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Ribeiro Luísa(2019)在研究中表明,课堂提问对学生的知识提升具有一定的助力,这是由于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知识学习的主体,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和知识的内化能够起到一定的助力性作用。
第三章研究设计
3.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基于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当前高中英语教育目标,研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课堂提问类型和使用频率,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研究不同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的影响。基于这一点,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类型及频次如何?(2)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不同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有何影响?二者相关性如何?
第四章结果与讨论
4.1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类型课堂观察结果
如上所述,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教师提问的种类进行了研究,但最常见且备受关注的是Bloom从认知水平的综合视角提出的六种问题:知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评价型和综合型。因此,本研究中提问类型的划分也主要参考了这一分类方法。
4.1.1教师整体课堂提问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课堂教学录像文字材料和课堂观察记录量表进行分析,作者分别统计了八位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次数及其比例,详细数据见表4.1。
从表4.1的数据来看,虽然这八位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提问的总次数有所不同,但也有相似之处:八位教师每节课的提问次数几乎都超过了8次。同时,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也表明,这些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经常通过提问来考察学生。根据表4.2的数据,对于“我很喜欢老师上课提问”这一问题,学生选择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的人数占比为59.7%,超过了一半,只有20.0%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提问期待值不高。
4.2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的影响
4.2.1学生课堂提问整体情况调查结果
对学生关于教师课堂提问类型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提问类型、提问叫答方式、候答时间和提问反馈,具体得分情况见表4.4。
根据表4.4学生课堂提问整体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得分较高的维度是候答时间维度(3.27±1.10),其次是提问反馈维度,得分为3.04±1.10,提问类型维度得分为3.02±0.42,得分较低的维度是提问叫答方式维度(2.98±0.57)。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堂提问的整体情况中,对于候答时间的重视程度较高,这可能是因为学生们普遍认为等待老师回答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适当控制候答时间,既不要让学生等待过久,也不要急于回答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在提问反馈维度上,学生也给出了相对较高的评分,这说明学生们希望老师在回答问题时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回答学生问题时,除了给出正确答案外,还应该对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相比之下,提问类型维度和提问叫答方式维度的得分较低,这说明学生在提问时可能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或者在叫答方式上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提问时多思考、多尝试,不要局限于固定的提问模式,同时也要注重叫答方式的多样性和公平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
第五章结论
5.2研究启示与建议
5.2.1研究启示
一方面,不同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情况的确存在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进行提问属于常用的教学技能之一,同时也是教学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选择的课堂提问类型会影响到课堂互动的效果。本文在研究当中,以延吉市某高中高二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为例,分析16节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水平的影响状况,并得出的启示是教师的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且不同提问类型对课堂互动水平的影响不同。通过对四个级别课堂互动水平的观察得知,知识型问题对于一级互动水平产生一定影响,理解型问题能够辅助教师了解学生对英语短篇文章细节信息的理解状况。因此,在该类型问题提出之后,对二级课堂互动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而分析型问题在回答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多使用追问或者补充学生对问题回答的内容,这有利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量,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当中,因此分析型问题对于三级课堂互动水平的影响比较大。另外,四级课堂互动水平属于高中英语阅读互动最高的层级,教师使用评价型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地表达个人对不同事情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也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当中应当注重对分析型问题以及评价型问题的使用,并且加大该课堂提问类型的使用频率,从而有效的提升课堂互动的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教师的提问类型及引发的课堂互动水平,对学生英语知识学习和相应能力培养的影响较大。参与本次调查的学生中,多数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提问提升英语知识学习的水平,自身的语言输出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他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有限,教师的提问方式有时过于单一,导致他们的参与意愿降低,从而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效果。这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教师能够采用更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可能会有所提升。此外,调查还发现,教师的课堂互动水平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力产生显著影响。那些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教师,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相反,那些缺乏互动的教师,可能会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枯燥无味,从而降低他们的学习动力。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需要重视提问类型和课堂互动水平的影响。他们应该采用更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机会,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根据他们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