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哪里有?本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提问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增长,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绪论
(三)文献综述
1.课堂提问的相关研究
(1)国外有关课堂提问的研究
经过对国际教育领域内的课堂提问机制的深入分析,注意到关键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几个核心维度:课堂提问的种类、其出现的频率、施用的方法、学生反思与回答所预留的时间,以及教师们运用的提问策略和学习者所表现出的应答风格。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优化教学互动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中,Barnes(2015)课堂问题可按其性质划分为三类:事实性问题、逻辑推理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研究表明,在中学的教学环境中,绝大部分问题倾向于是封闭式的,即它们往往寻求特定的、有限的答案。相比之下,促进深层思考和讨论的开放式问题则相对罕见[1]。
White&Lightbown(2014)封闭型问题的数量。在细致的分析英语课堂对话之后,观察到封闭型问题的使用明显超越了开放型问题[2]。Kearsley(2016)研究将题目依据其参照性质与展示性质进行了明确的区分。在此分类中,展示性题目是出题者已知答案的情形,其为了考核受询者对特定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3]。Long和Sato(2013)在研究的教室互动中,有79%涉及到的是陈述性问题[4]。Franks(2017)年在细致观察并记录小学课堂互动后,古扎克对教师的提问方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观察到,在课堂互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有三分之二都为了考察学生对于事实知识的记忆能力。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要求学生复述或回忆学过的知识点上。余下的问题则分布在促使学生进行推理分析和激发其创造力的类别中[5]。Steverns于2012年调查得出,在对课堂教学情景进行深入分析时,观察到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有高达66%倾向于属于基础或中低难度级别[6]。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实施
(一)创新提问方式
1.采用开放性问题
设计开放性问题的初衷是刺激学生们深层次的思维活动,激励他们以多元的视角审视文本内涵,并逐步塑造其批判性思维的技能。
这一类问题,和传统的封闭性问题形成鲜明对比,开放性问题并不寻求唯一确定的解答。它赋予学生以主动的空间,去依托个人的理解力、生活经验和独立见解来构筑答案。这样的提问策略不仅显著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创新概念的热情。
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如表3.1所示,开放性问题精妙地激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火花,引导他们批判性地探讨文本,寻找多元化答案。这一教学策略不仅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切入,发挥独立和创新性思维,同时强调将学习内容与个人经历相连,加深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学生被鼓励深入探究文字背后的意义,领悟作者的旨意和对社会的深远影响。在此过程中,学生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教师亦可借此机会进一步指点学生如何精准、高效地利用语言表达思想。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
1.增加互动环节
(1)赋予学生角色:教师可巧妙运用阅读材料所提供的丰富内容,策划一系列多样化角色(如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的耳目证人、洞察一切的评论家等),激发学生在这些设定角色的框架内主动提出富有洞见的问题,并予以回答。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互动活动,不仅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而且增强了课堂学习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2)信息差任务:设计一些信息差活动,如信息交换、找出谜底等。学生需要通过相互提问来获取对方所持有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完整,促进任务的完成。
(3)阅读接力:教师指定一段较长的阅读材料,每个学生负责读一小部分,并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提问设计。学生需要仔细听同学的阅读和问题,以便可以在阅读接力过程中接上下文阅读与提问。
(4)辩论与论坛:提供一篇具有争议的文章,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或者多个角度进行辩论。通过辩论来让学生在互动中锻炼提出问题与应对问题的能力。
四、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的反思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常规的提问策略往往限制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一般只会机械地回应表面性的问题,缺乏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实际应用。此类固化的提问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课堂提问策略的反思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封闭式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和个性表达。相比之下,开放性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鼓励他们从多个视角提出见解。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题或观点进行个人解读,并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小组讨论也是一种促进合作与交流的有效提问策略。
任务型提问策略的提出旨在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吸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和表达者。在传统提问框架中,学生只是简单应答,缺少深入思考和分享。任务型提问通过设计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基于文本内容编写论文、进行演讲或展开讨论,这些任务不仅帮助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现实情境,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领域,课堂提问一直被视为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的提问方式往往局限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互动,难以满足新时期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本研究以任务型教学法为切入点,探讨了其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提问中的创新应用,旨在通过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语言技能和认知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型提问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增长,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尽管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推广和应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的任务、如何确保任务的有效实施以及如何评价任务的成效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此外,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影响任务型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通过这些措施,我们相信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