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基于第三方平台的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及其优化探讨——以中企云链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912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11-16
  • 来源:上海论文网

金融论文哪里有?本文综合文献回顾、案例研究与对比分析,探讨了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多种融资模式及其特点,并评估了影响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SWOT框架,论文分析了第三方平台及中企云链开展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发展趋势与困境,并揭示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技术适配以及风险传导等限制因素。

第一章绪论

1.2文献综述

1.2.1供应链金融相关研究

(1)供应链金融发展相关研究

供应链金融这一理念由Timme等人(2000)开创性地提出,其核心要点在于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协同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以此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一致。Hoffmann(2005)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指由多个参与者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活动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之间利益共创的过程。William(2008)进一步将其视为一种融合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的框架,该框架强化了需求方、供应方与金融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联,提高了交易透明度并优化了现金流管理策略。Wuttke等(2013)指出,供应链金融的关键在于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降低资金成本,通过动态监控与高效的资金管理,为这些企业提供信用融资及资金收付服务。胡跃飞等(2009)从实体经济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兴起的动力,认为全球生产外包和供应链复杂性的增长是主要推动力。

随着技术的进步,林位高(2018)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一种全球化适用的产业金融模式,并强调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战略价值。王海军和杜丽敬(2021)在《供应链管理》一书中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历程划分为线下、线上、平台化和智慧化四个阶段,并指出当前供应链主体正借助产业生态与平台向智能化4.0时代转型。周永务等(2022)强调,平台化的供应链金融模式能够提升供应链的订单量和产量,增强供应商的盈利能力。李向红等(2023)认为,区块链技术加速了跨境电商的数字化进程,提升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增进链属企业间的信任并促进资源共享,从而有效防范和控制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风险。

第三章中企云链供应链票据业务案例介绍

3.1中企云链概况

中企云链成立于2015年,由中国中车联合多家央企、金融机构、地方国资以及民营企业共同出资创立。其成立初衷是为了应对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缓解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难题。公司定位为科技型企业,致力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朝着数字化的方向转型,通过整合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与供应链金融实现创新发展。中企云链创新“N+N+N”模式,围绕着核心企业优质的信用资源,降低企业财务成本,减少三角债问题,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中企云链的创新型商业模式,需要优化供应链运营,提高企业效率并驱动协同进步。这一模式获得了国务院国资委高度认同,被树立成为中央企业双创平台的示范案例。中企云链以免费的形式为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成功打造出一种全新的协作模式,将核心企业、中小微企业以及金融机构连接在一起。作为国内首个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相结合的平台,中企云链汇聚各类资源,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在资金获取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中企云链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优化策略

5.1基础型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优化策略

基础型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的业务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在供应链金融体系里属于普惠性较强的一种融资工具,不过第四章所做的对比分析说明,这种模式依旧存在一些较为十分突出的短板。金融科技在其中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流程线上化这一层面,并没有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入整合,挖掘出风险定价以及资产配置方面的潜在价值。当下需要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模式,以此拓展融资场景的深度跟广度,并且利用技术赋能实现业务模式的升级。

开展供应链票据资产证券化的创新模式需要连通票据市场与资本市场,依靠资产证券化工具把分散的供应链票据转变为标准化且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可以挑选信用等级相近、期限匹配的供应链票据来组建资产池。基于此,优先级证券针对风险偏好低的金融机构,凭借固定收益特性吸引长期资金,次级证券则经由收益权拆分引入风险投资基金等多元化投资者,激活市场流动性。这种创新可盘活存量票据资产,为核心企业释放表内融资空间,还可以为中小企业开拓低成本、高效率的二级市场融资渠道。例如制造业一级供应商持有的供应链票据经证券化后可转化为ABS产品,凭借交易所或者银行间市场发行,让末端企业获得类似传统债券融资的便利,同时规避单一核心企业信用过度集中的风险。

金融论文参考

5.2组合型“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融资模式优化策略

组合型“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融资模式将票据资产池与资本市场工具加以整合,使得融资效率和流动性得到了较大提升。此模式在业务服务以及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有着不错的表现,然而风险控制过度依赖核心企业信用与评估模型。面对供应链流转里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扩散问题,显得应对乏力。并且业务范围受核心企业信用辐射与行业集中度限制,难以触达中小企业和新兴产业链,市场覆盖范围有限,故而迫切需要构建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风控系统,借助技术实现风险预警和跨链联防,同时拓展业务场景的包容度与延展度。

金融论文怎么写

图5-2展示了基于区块链的智能风控系统简要流程。核心企业签发供应链票据,然后将票据发送至区块链平台存证。每一次票据的转让都在区块链平台有存证记录,保证了票据流转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监管机构全程通过区块链平台对票据的签发、流转、融资等环节进行监管,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风险点。税务与征信系统也为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了辅助风险评估的数据支持中企云链打造区块链智能风控系统需重新塑造风险管理的基础逻辑。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文聚焦于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挑战,指出缓解该问题的核心在于降低融资成本与拓展融资渠道。深入研究供应链票据融资业务,可促使市场关注创新型供应链金融产品。本文综合文献回顾、案例研究与对比分析,探讨了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多种融资模式及其特点,并评估了影响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SWOT框架,论文分析了第三方平台及中企云链开展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发展趋势与困境,并揭示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技术适配以及风险传导等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对中企云链供应链票据具体融资模式进行解构,分析其运行机理,并对中企云链不同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效果及其与非第三方平台供应链票据业务进行对比。

经研究发现:(1)本文结合相关理论,深入剖析了中企云链供应链票据业务模式的运行机理,发现存在三种业务模式,分别为基础型供应链票据融资模式、组合型“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融资模式与增强型“供应链票据承兑保证+贴现”模式。(2)第三方平台在供应链票据业务中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对比优势;第三方平台用户友好的界面和敏捷的技术创新提升了操作便捷性与服务效率,通过全线上化流程和领先技术实现个性化服务与高效风险管理,并依托多行业覆盖能力及灵活的融资门槛设计,有效触达传统银行与核心企业平台难以服务的中小企业长尾市场。(3)中企云链供应链票据的三类融资模式各有优劣,但在服务功能方面具有互补性;基础型模式依靠标准化流程让业务覆盖各个行业领域,增强型模式引入第三方信用担保可较大降低坏账率,组合型模式组成资产池,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