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论文哪里有?本文将其放在资源编排的理论框架下,围绕密尔克卫在连续并购过程中通过资源编排实现价值创造的路径分析和效果评价研究,将密尔克卫连续并购过程从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以及数字化转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1绪论
1.3创新点
本文从“过程”和“效果”两个角度对连续并购的价值创造进行研究,研究引入资源编排理论,通过构建包含资源组合、资源捆绑与资源利用三个阶段的动态演化模型,来分析密尔克卫连续并购价值创造的过程。其次,关于化工物流行业连续并购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从资源编排理论出发,综合运用传统财务绩效分析、EVA经济增加值法,结合短期市场反应,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使分析结果更趋客观全面,可为同行业企业提供并购经验。
Schipper和Thompson(1983)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如果企业在三年内进行的并购次数达到或超过三次,就可认为符合连续并购定义。[1]Fuller等(2002)搜集451家在美上市公司,分析上述公司发生超过4200的并购事件,从而提出了“多次并购”的概念,并将多次并购定义为“在三年内发生的收购事件达到五次或更多”。[2]Rovit(2003)通过对贝恩咨询公司研究的1700多家企业以及大量并购实例中,界定为在15年的样本期内发生2次及以上并购事件为连续并购。[3]也有学者对于并购次数较为严格,Croci和Petmezas(2009)以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多次并购活动为研究对象,认为企业在五年内进行不少于五次的并购活动才能成为连续并购行为。
3密尔克卫连续并购概况
3.1行业概况
3.1.1行业特点
根据图3.1所示,国内危化品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到2022年均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2023年受到化工行业盈利下滑和市场需求下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而导致行业市场规模下降至2.38万亿元。中国危化品物流行业虽经历短期波动,但长期增长逻辑明确,有关部门预计该行业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突破2.85万亿元。
化品物流行业各环节格局高度分散,但近年来均不同程度呈现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在负外部性、监管从严的特点和背景下,供给侧在资质、资源、运营三个层面上形成壁垒:资质方面,多部门联合监管体系隔绝大多数新进者;资源方面,化工仓储和内贸化学船等受限于监管及牌照,新增供给严格受限,从而盈利能力与同类型资产拉开明显差距,最终成为企业差异化的核心来源;运营方面,安全管理直接决定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不合规呈现主动或被动出清的趋势,合规运营占优的企业因此而受益。
因此,危化品物流行业的并购活动频率不断增加,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同行业竞争者扩大市场份额,通过纵向并购上下游企业增强供应链控制力,通过多元化扩张跨界并购寻求新增长点。
5密尔克卫连续并购价值创造效果评价
5.1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短期效果分析
5.1.1确定事件日期及窗口期的选择
2018年至2021年密尔克卫对外公布的并购交易活动,把首次披露日期作为事件日期。
在事件研究法中,通常要求估计期设定为事件日前100—120个交易日,以充分捕捉标的资产的正常收益率波动特征。然而,密尔克卫于2018年7月13日上市后,其首次并购事件——收购天津至远的公告日为2018年8月28日,距离上市仅间隔33个交易日;第二次并购——收购镇江宝华公告日为2018年12月6日,距离上市也不足100个交易日。以上两个事件估计期均不足100天,因此,选择密尔克为2018年—2021年发生的十四起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其事件日如5.1表所示:
5.2基于四大能力指标的财务效果评价
由于密尔克卫的并购战略在短期内未能全面反映出创造超额收益,鉴于此,若要系统且全面地评估密尔克卫公司价值创造的实际成效,有必要从长期视角展开深度剖析。基于此,本研究聚焦密尔克卫公司2018年至2023年度的财务数据,从盈利指标、发展指标、营运指标以及偿债指标能力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选取同行业竞争者与行业均值进行横向对比,深入分析密尔克卫公司的长期财务绩效,旨在揭示其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与实际效果。
中国外运与密尔克卫同属于综合物流服务商,以货代、仓储、运输为核心业务板块,覆盖全品类物流,两家企业业务模式可比。另一方面,中国外运通过依赖内生增长与政策红利而进行生产经营,密尔克卫通过并购实现高速扩张。因此,本节选取中国外运与行业均值作为参照,以验证密尔克卫连续并购的价值创造效应。
6结论与启示
6.2研究启示
6.2.1连续并购需健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在开展并购活动前,要秉持着理性的决策思维,密切关注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现金流健康等情况,充分了解并购标的的基本情况与本企业发展战略是否适配,从而提高并购质量。在并购过程中,合理评估企业的价值,避免高溢价并购,从而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例如商誉计提减值风险等等。
企业在开展连续并购中,在选择并购价款支付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交易成败及后续整合效果。密尔克卫在连续并购过程中,通过抵押子公司进行贷款后,用现金支付交易金额,虽然提高了交易效率,但这是一种“短贷长投”的方式,短期借款虽然利率低,但是贷款时间短,可能会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决策时需综合评估资金储备、风险偏好及协同效应,灵活运用多种支付工具。例如,股权支付虽可能摊薄控制权,但能缓解现金流压力并促进战略协同。因此,企业应基于财务健康度与长期发展需求,制定最优支付方案。
连续并购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成功实施依赖于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与高效的资源整合能力。通过科学规划并购路径、优化支付结构、强化投后整合及合理控制并购节奏,企业可有效降低风险,最大化并购价值,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