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以湖南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湖南各地级市2013-2022年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借助ArcG iS软件分析其时序变化特征与空间差异。然后,运用面板数据SDM模型,探析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驱动因素。
第1章绪论
1.2.2农旅产业融合研究
国外学者对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研究起步较早,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但在概念和定义方面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农旅融合的本质与作用。一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农旅融合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其主要模式,主张借助当地资源特色发展乡村旅游[15-16]。另一方面,农旅融合能够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17-18]。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是最早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融合发展策略、发展模式与路径、融合效应以及影响因素等。赖苏男以苏州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策略[19]。王晶晶等通过研究发现,农旅融合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20]。薛海波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沂蒙山地区桃业与旅游的融合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偏低[21]。方世敏对长江经济带和黄河经济带2003—2017年的农旅融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经济带内省级区域之间差异较为显著[22]。张琦指出农旅融合发展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23]。陈喜等研究发现农旅融合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4]。杨歌谣等指出农旅融合不仅能带动旅游业和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还能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25]。尽管农旅融合发展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融合水平呈上升趋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融合水平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参与度不高等[26-29]。
第3章湖南省农文旅产业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
3.1农文旅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3.1.1研究区位概况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长江中游流域,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8′~30°08′,除衡山海拔高达千米外,其余大多在海拔50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化,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省河网纵横交错,水系十分发达,素有“三湘四水”之称,水资源颇为丰富。湖南省现辖14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3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按区域划分,湘北地区为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湘中地区为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邵阳市、娄底市;湘南地区为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湘西地区为张家界市、怀化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图3-1)。其土地总面积为21.1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604万。(截至2022年12月31日,据湖南省统计局官网)。
湖南气候良好,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同时光热充足,雨水充沛,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人们生活与农业生产。全省耕地面积414.88万公顷,丰富的水土资源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不仅如此,湖南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同样极为丰富,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为地区的发展增加了底色。这里有张家界、崀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有著名的佛教圣地南岳衡山,有广袤无垠的八百里洞庭,有澄澈如镜的东江湖,还有闻名遐迩的浏阳河。此外,还有岳麓书院、韶山、凤凰古城、洪江古商城等人文景观风情独特。丰富的农业与文化旅游资源,让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显著优势。近年来,湖南文化旅游业发展迅猛,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第5章湖南省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5.1驱动因素识别与指标体系构建
5.1.1驱动因子与指标体系影响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53][76][81-83],结合我国农文旅产业当前所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从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与居民消费水平这五个维度,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且数据可得的指标,构建湖南省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5-1所示。
经济发展水平(ED)是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公路网密度这三个指标来表征[81-82]。农文旅产业兼具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特征,人力资本(HC)能够为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更丰富的资本、技术以及人才资源,用固定资产投资、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普通高等学校数这三个指标来反映[78][84]。政府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政策支持与引导作用,政府支持力度(GS)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这一指标来反映[84]。产业融合旨在突破产业边界,需要依托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模式,科技创新能力(TI)通过专利授权数[76]与(R&D)经费内部支出[84]来体现。居民消费水平(C Level)越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意愿越强烈,消费需求升级成为农文旅产业融合的驱动力,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和文教娱乐消费占比[84]来反映。
5.2空间计量模型选择与构建
5.2.1空间自相关分析
在探究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过程发现,各地区融合水平差异明显。通过分析空间自相关,可以了解其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性,是否存在集聚、离散或随机分布的特征,为后续的面板杜宾模型研究、差异源分析以及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鉴于此,本文在运用面板杜宾模型之前,选用空间权重矩阵中的邻接矩阵,运用Stata16.0软件,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具体分析如表5-3所示。
第7章研究结论与展望
7.1研究结论
本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驱动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湖南省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农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显著,但各产业两两之间的融合水平差异明显,农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大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及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2)湖南各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呈现出南部融合水平较高、北部融合水平较低的态势。具体而言,南部地区主要由中度失调转为轻度失调,且各地之间差异不明显。而北部地区,除长沙市由轻度失调转为濒临失调、岳阳市由中度失调转为轻度失调以外,其他大部分地区由严重失调转为中度失调,且地区之间差异明显,存在极大的不平衡性。
(3)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政府支持力度、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等对湖南各地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产生了影响,各驱动因素作用效果分化,这种差异在地级市间表现得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