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哪里有?本研究结合岳阳市实际情况及相关指标数据的可得性,构建了包含三大系统24项指标的评价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岳阳市2013-2022年文体旅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演进阶段进行了量化评估。
第1章绪论
1.3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
关于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学术界已有深厚积累。该理论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检验,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国外学者在此领域不仅起比较早,而且已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体系[3]。
(1)产业融合概念研究
产业融合在国外出现得比较早,最早是因为科技发展而促成产业之间出现了相互接触、交叉渗透的现象。美国学者认为技术的使用没有边界,提出某些技术在一系列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扩散,并导致了创新活动发生的过程,将相同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产业中,从而可以实现技术共享。换言之,“技术融合”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产业融合的起点[4]。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了不同技术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Dubberly和Hugh在Negroponte先前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产业融合理论,提出产业交叉区域是融合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核心领域[5]。美国学者Yoffie对“融合”概念作出了创新性界定,强调其核心在于功能系统的整合与重构。数字融合一方面是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不同产业的要素整合,另一方面则构建了具有实践指导价值的CHESS模型[6]。1997年,欧洲委员会在数字技术对产业融合影响的研究报告中,首次系统地界定了技术融合的范畴。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融合现象覆盖了市场和企业等多个领域,并初步将研究视角扩大到产业领域[7]。Greenstein作为产业融合概念研究的先驱者,将产业融合界定为经济系统动态演化的过程特征,其本质上是产业主体为适应环境变化,通过资源重组与功能渗透,实现产业边界重构的经济现象[8]。
第3章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
3.1文体旅融合的动力机制
文体旅融合发展是多种动力协同作用的结果,它的动力机制源于政策推动、需求拉动和科技赋能的相互协同作用[74]。包括政策、需求和技术都为文体旅融合提供了指导和支持[75]。本章结合以上理论,解构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3.1.1政策推动
政策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产业融合需要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通过建立政策体系和规范标准,增强产业交叉融合的政策弹性、消除融合的制度障碍、建立全新的竞争秩序[76]。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体旅融合发展。2021年《“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推进文旅、体育和健康等产业融合。通过供给(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需求(政府采购、消费券)和环境(法规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促进发展。如海南省设立省级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专项资金,2022年投入3.2亿元建设环岛体育旅游示范区。文旅部与体育总局联合制定的《滑雪旅游度假地等级划分》行业标准,推动全国25个滑雪度假区实现标准化运营。
3.1.2需求拉动
需求是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它的主要表现为从单一的功能性消费向多元化价值诉求的转变。通过需求结构变革和价值重构推动文体旅融合。基于Bourdieu的消费社会学理论,文化消费呈现了符号价值生产和身份认同建构的双重属性。当前消费需求呈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从物质消费向体验消费转型,二是从标准化消费向个性化消费演进,三是从线下消费向虚实融合消费拓展。消费升级不仅为文体旅融合提供市场发展的空间,更通过需求的精准导向,进而推动产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最终实现消费需求和产业供给的平衡。
第5章岳阳市文体旅融合指标体系构建及水平测度
5.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本质上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和反映,是构建文化、体育与旅游产业指标体系的重要前提。这一原则要求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以客观的产业发展事实为基础,符合三大产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通过论证确保指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指标的选取需具备可靠性、准确性和代表性,明确各个指标的影响范围和统计水平,从而列出能够代表三个产业发展水平和现状的指标因子,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确保选取的指标体系可以代表研究对象的整体发展情况。
(2)系统性原则
产业之间的互补性决定了文化、体育和旅游在指标选取上的差异。系统性原则强调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即系统通过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从无序向有序演进,指标的选取需反映指标的变化趋势和动态。因为涉及到文体旅多方面的产业融合,指标的选取需遵循系统性原则。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只能反映出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目标和重点,还需具备结构化特征,从系统类型再到具体指标,直至形成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指标体系,并且要明确指标的概念和内涵。
5.2测度方法选择
耦合协调模型通常用于评估事物间的协调程度,核心原理在于通过量化指标,精准剖析多系统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判断它们的协同发展水平。该模型以其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耦合原理
耦合概念最初源于物理学领域,特指系统之间能量传递的相互作用机制。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并衍生出新的内涵。本研究将耦合理论应用于文体旅产业的系统分析,重点研究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协同发展的特征。系统协调性反应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状态,能表明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协调水平,推动系统向良性发展演进。耦合协调度表示系统之间以及同一系统内不同要素间的协调一致性,通过计算的数值,可以客观反应系统从初始无序状态向有序转化的过程,从而计算出耦合协调度。
(2)耦合度模型
耦合度是指系统中不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为了科学评估岳阳市文化、体育和旅游产业间协同发展水平,本研究在实证分析过程中引入物理学的容量耦合概念,构建了基于三个产业在内的耦合度模型,通过耦合度模型的应用,揭示岳阳市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素与优化路径。
第7章结论与建议
7.2政策建议
(1)完善政策体系,扶持资源开发。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围绕岳阳楼文化盛典、环洞庭湖国际自行车赛等标志性项目,给予文化创意项目补贴和线上传播流量扶持。对环洞庭湖自行车赛、湿地徒步穿越等体育旅游项目,开辟赛事审批绿色通道,并按赛事带动旅游消费额给予赛后专项奖励。设立地域文化资源活化专项资金,支持屈子祠、张谷英村等文化地标与体育赛事、研学旅行的深度融合,推动“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加强对文体旅融合项目的审批和监管,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建立完善的政策评估与调整机制,定期开展实施效果评估和政策优化工作,确保政策执行效果和持续发展需求。
(2)打破要素壁垒,促进产业联动。出台专项政策构建跨领域协同发展体系,破除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联动的壁垒。鼓励文化企业为赛事和景区注入创意元素,支持体育机构和景区共同打造户外运动基地,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以便解决资源整合难题,形成“文化内涵+体育载体+旅游延伸”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推动赛事经济、非遗体验、康体旅游等业态的深度融合,实现“1+1+1>3”的协同效应。
(3)创新科技赋能,拓展发展空间。顺应“文化+体育+旅游+”的多元融合趋势,构建覆盖科技、研学、康养等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岳阳楼景区VR沉浸式体验、屈子祠AR文化互动等项目的研发投入支持。通过政策支持,引导企业提升数字化应用水平,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向可交互、向可体验的数字产品转化。对融合业态给予项目前期策划和补贴等,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级康体旅游、研学旅行示范基地。优化线上传播的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利用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等平台推广融合产品,从而提升岳阳市文体旅产品的曝光度和市场吸引力,推动线上流量向线下消费转化。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