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哪里有?本研究聚焦于黄鹤楼智慧景区,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及理论支撑下,构建了一套针对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成功收集了325份有效样本。随后,借助SPSS 25.0和AMOS 28.0等专业数据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全面梳理,包括基本特征描绘、信度与效度检验,并验证了研究预设的各变量间关系假设。
第一章 绪论
1.3 文献综述
1.3.1 智慧旅游
国外对于智慧旅游的相关研究较早,Gordon Phillips首次提出“智慧旅游”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简单地采取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的方式来进行规划、开发、营销旅游产品和经营旅游业务[1]。Molz智慧城市的主题旅游概念诠释为借助移动技术与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构建一个更加智能且富有内涵的城市环境,同时提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在此过程中,特别重视游客群体及其活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促进[2]。GRETZRL U等认为智慧旅游一种在旅游目的地通过综合各方面努力来支持的旅游模式,它涉及收集、整合并利用源自物理设施、社交关系、政府机构或组织以及个人身心各方面的数据。通过先进技术的运用,数据被转化成丰富的现场体验和高价值的商业提案,同时明确聚焦于提升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以及丰富游客的旅行经验[3]。Li Y等认为智慧旅游能为游客在旅行期间提供无处不在的、针对个人特殊需求量身定制的信息服务。这些服务是主动推送至每位游客的,确保了信息的即时性和个性化,从而概括了智慧旅游所共有的、强调个性化与普及性并重的服务特性[4]。Buhalis D认为智慧旅游借助物联网、互联网、5G移动网络、RFID技术以及移动设备等一系列前沿科技,实现了旅行者互动性与参与度的显著提升,进而优化了游客的整体满意度与旅行体验[5]。Hunter W C等智慧旅游可以被阐释为运用智能技术来开发、运营并提供智能化旅游服务或体验的一种旅游体系,其特色在于信息的广泛共享与价值的共同创造[6]。Khan M S等认为智慧旅游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对可持续性的高度重视,当前,众多旅游目的地正将其视为旅游规划的核心战略,着重通过整合政府、教育机构、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等多方力量,运用智能化解决方案来精心策划并执行可持续性的旅游措施[7]。
第三章 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1 模型构建
本研究主要依据认知→情感→行为(意向)等理论,构建理论模型,旨在探讨智慧景区感知价值对游客重游意愿影响。
相关研究成果显示,Seyhmus Baloglu得出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联,并且呈现出一定的层级结构。具体而言,认知会通过情感这一中介因素,间接地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106]。粟路军等认为在旅游体验的过程中或结束后,旅游者会对所消费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形成各自的感受和认知。在此基础上,会依据个人的感知情况与价值评判,形成特定的情感反应。而这种情感反应最终会进一步诱发旅游者的行为意向[107]。贾衍菊等对变量进行了领域划分,其中感知价值被明确划分到“认知”领域,它反映了主体对事物的基本认知情况;满意度与主体的情感体验紧密相关,被划分到“情感”领域;而行为意向作为主体后续可能采取行动的倾向,被划分到“意向”领域[108]。
在本研究中,“认知”被定义为游客对智慧景区在多个层面所形成的价值感知。关于游客感知价值的衡量维度,在第一章已进行了详尽剖析。考虑到本研究的特定背景及研究目标,同时紧密结合黄鹤楼智慧景区旅游的文化和功能特色与深层价值内涵,在综合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其细化为四个核心维度,即功能层面的价值、服务体验的价值、文化蕴涵的价值以及成本效益的价值。而“情感”指的是游客在完成游览之后,产生的整体满意程度以及在情感层面上的积极认同。“意向”,则体现为游客基于过往的游览体验,进而萌生出的再次访问该景区的意愿。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验证
5.1 正式调研与样本描述
5.1.1 数据收集
正式调研于2024年11月8日——2024年11月20日之间开展,问卷的收集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方面,主要在黄鹤楼智慧景区的出入口处向已完成游览活动的游客发放纸质问卷,并在夜间通过二维码扫描的形式提供电子版问卷,确保问卷的便捷获取与即时回收。在线上,通过问卷星做了问卷,并通过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广泛分享,还找朋友帮忙转发,让更多去过黄鹤楼智慧景区的人填写问卷。
整个问卷发放过程共发放430份问卷,其中线下发放180份,线上发放235份。最终,成功回收了线下162份,线上190份,共计352份问卷,问卷回收率达到了84.8%。在回收的问卷中,依据以下四项标准进行严格筛选:首先,排除任何存在未回答问题的问卷;其次,根据问卷基本信息中的第九问,剔除重复填写的问卷,以避免无效或重复数据;第三,对于答案完全相同的两份问卷,本研究仅保留其中一份,以消除潜在的复制行为;第四,本研究还仔细检查了问卷中的前后答案是否一致,剔除了存在自相矛盾情况的问卷。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信度验证采用了与预调研阶段相同的手段,即利用克朗巴赫系数和项目总相关系数这两个指标,来评估测量各元素之间一致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根据上表所示,本次调研共收集了325份有效样本,涵盖了21个题项。计算得到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66,这一数值高于0.8的临界值,有力地证明了本研究问卷量表的可信度处于较高水平。游客感知价值的四个维度、游客满意度以及重游意愿的CITC值均超越了0.5的阈值,同时Cronbach's α系数在范围内。此外,在尝试删除任何单一题项后,Cronbach's α系数并未出现上升,这进一步验证了这些变量题项的内部一致性是稳固的。综上所述,正式调研问卷中的所有量表均满足了研究设定的标准,信度表现良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2 研究启示
基于前文的分析与结论,并结合武汉黄鹤楼景区的实际情况,本研究提出以下管理启示:
6.2.1 加强景区数字赋能,提高功能性建设
研究显示,功能价值对游客满意度和重游意愿皆有积极的正向影响。智慧景区以其强大的功能性建设为核心,积极拥抱新技术,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旅游体验,这也是智慧景区区别于传统景区的显著特征。借助互联网平台,智慧景区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传播,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本研究中让游客具有良好的视听感受、有效保障景区内外部交通畅通是游客进入黄鹤楼智慧景区所关注的重点,因此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一方面,景区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VR)设备,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视听盛宴。通过高清视频、环绕音响等先进设备,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景区的美丽风光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运用VR技术的应用也能让游客在虚拟空间中自由探索,获得更加丰富的视听体验。建立完善的游客导览系统。通过触摸屏、平板电脑等设备,游客可以轻松获取景区的详细介绍、景点分布和游玩路线等信息。这些设备还能根据游客的兴趣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规划,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加便捷和舒适。还应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科技手段展示景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特色元素,让游客在视听享受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景区的文化内涵。例如,可以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将历史场景重现于游客眼前,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另一方面,景区应建立完善的车辆预约系统,游客通过官方网站或APP提前预约入园车辆,系统根据预约情况合理安排停车位置和入园时间。同时,景区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分析车辆流量和分布情况,获取景区内部交通信息和最优路线,有效避免迷路或绕行,动态调整停车场入口和出口,确保车辆快速进出,有效避免车辆拥堵。此外,景区可以在关键路段设置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路况信息,引导游客合理规划行程。在车辆疏导方面,智慧景区应加强交通管理力量,增设交通疏导员,负责现场指挥和调度。同时,景区可以利用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一旦发现拥堵或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疏导车辆,恢复交通秩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