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本文将以法学理论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中国“历史法学”研究的理论图景”,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清末外敌入侵导致整个社会处于殖民化的阶段,为救亡图存变法图强,一批精英们试图用西方法律改造中国的传统法律,西方法律文化的引入便由此开始。“新文化运动”时期,更是对西方法学知识毫不设防的大量引进。此种为应对社会急剧变迁便借鉴西方智识的方式,对之后中国法学学科发展的路径选择有着很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经改革开放逐渐开始主动选择融入新国际秩序所构成的世界体系之中,也逐渐意识到中西双方之间的明显差距,恰又适逢国内社会变革急需法律对社会秩序进行调整与保障,国家便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而大量的法律制度此时迫切需要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然而,由于近代以来社会变革,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被沉于历史无法应对此一现实需求,加之中国法学界众多学者长期受到对西方理论借鉴的“传统”影响,使他们不得不从西学中寻找为中国法治思想服务的法律制度以及法学理论基础。正如何勤华教授所说,“一百余年移植外国法律的实践,使我们达成了如下共识:移植比中国先进的法律,是迅速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一个捷径”①,故移植蔚然成风。但是在此过程中,大多数法律人忽视了社会传统对人们的影响,即便法律制度的制定在数量上颇有成果,但是制定的法律制度却无法落实于社会实践层面,引起了规范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供需不平衡,学者们因此逐渐意识到移植法学在现实实践中可能背离中国本土的社会生活,为此法学界引发了对于移植法学理论在中国法制(法治)发展中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讨论。
针对这一法律移植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现状,中国法学理论界在探讨中提出了“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法律文化论”、“本土资源论”等理论模式以缓解本土与外来的冲突。邓正来教授则认为由于受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近现代发展史中中国的法律历史进程曾经有过断裂,中国法律体系下的法学研究模式深受西方法学的影响,即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为此抛出了“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的思考,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然而,对法律移植问题的探究并没有找出问题的根本,即对西方文明和中国传统之间的冲突问题的看待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移植论下的产物,理论的探究并没有建立在中国法学研究自身的批判性反思中。
1.1.2 研究意义
从最初法律移植背景下对西方法学知识的引进,再到主体性意识觉醒,法学自主性研究的展开,“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国法理学之未来有怎样的期待”①成为了中国法学界努力的方向。在尝试建构中国法学理论理想图景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上述首要问题,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精细的学术分工:有的从西方经典的学术思想入手,深入研究西方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有的精研中华文明的元典或是其他经典,去重现中华文化依旧适应当下的价值理念;有的从中外法律史入手,将中外法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有的则立足于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等等。②这一系列基础性作业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寻求历史事实的过程,也是为了在探究中外法文化过去的同时,立足于其现实发展状况,以期对它们进行一种学术整合的创意性工作做铺垫,能够服务于中国法学的建构。学者们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与路径去完成这一学术整合工作,但是不论是从关注乡土中国、乡土社会到“汉语法学”的主张;从呼吁传统文化的回归到中国法律思想系谱之建立;从对我国法制现代化问题的思考到对法治实践过程中突出问题原因的探究;从对当代西方法理学到中国传统法制的认识,无一不受历史和现实情境条件的限制与宰制。正如舒国滢教授所言,“任何一种法律思考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它得以型塑的‘历史气候' (historisches Klima)的印记;同样, 处在‘意义之网' 中的著者们也从一开始就被不知不觉地限制在历史可能性和规定性的界限之内的”③。不管他们是否察觉,当下学者们这一切为了建构中国法学理论所做的努力,实际上都是在中国现代化转型期间围绕“中国问题”,对建立法律之理想图景进行的反思和前瞻。其中都隐约体现了一种基于制度和文化上的自主性,对历史主义方法论进行占有和运用的历史意识。
三、研究内容
通过历史法学的进路去思考中国的法律制度与法学的理论化表述,法学界一批学者们开启了十分重要的学术志业。主要集中于以下四项:(1)自 2004 年以来,由许章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汉语法学文丛”,连续出版16 册,内容涉及法哲学、法律史、比较法、宪法等领域,主要工作是对民国以来法学家的经典著作重新编辑整理,目的在于陈述中国法律思想的源流,为凝练汉语法意和提炼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准备“思想库存”。(2)以《清华法学》这一期刊为阵地,发表一些针对中国制度建设进行历史性反思的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集中于比较法研究、外国法制研究以及具体法律制度的中国化思考,例如2003 年第 2 期集,对萨维尼与历史法学流派思想观点的论述;2014 年第 6 期民法专题,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去找寻民法典制定的理论依据;2015 年第 1 期、第 2 期和第 5 期,对法律移植的历史反思、对公法制度中国语境下的理论解说;2016 年专题书评“建设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对汉语法学的反思、对儒家思想的回顾等等。(3)历经十余年打磨,于 2014 年正式出版的《汉语法学论纲》①,开始关注“历史法学”在中国的自主性建构,诉说着中国“历史法学”的实质,是一种“以历史法学为理论基础的并秉具法学历史主义”②的汉语法学的历史主义批判与反思。(4)从 2008 年开始,由翟志勇和许章润联合主编的《历史法学》辑刊,截止目前已陆续出版十一卷,这一辑刊的基本命意在于通过历史法学的理路,融合西学,复兴传统,以渐成汉语法学,“其核心是将历史法学的文化乡愁提升为国家建构的法政哲学”
四、研究方法
由于特定历史条件与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法律体系下的法学研究模式深受西方法学影响,法律移植蔚然成风。为了应对此移植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中国法学界在制度建构以及在学术研究上出现了不同的应激反应,表现出不同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历史意识的觉醒。为了顺应目前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一种具有充分历史意识的历史法学研究在中国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引领法律的现代化改革。从最初对源自西方的历史法学进行知识平移与方法论借鉴,到展开自主性的理论建构,对历史法学的研究逐渐走向了一个中国历史法学的自觉建构。本文主要从中国“历史法学”的理论建构和制度关照入手,试图在历史的视野中挖掘出可以审视和检阅中国法制/法治发展自我合理化进程的正当性来源,探究当代中国人生活秩序的意义之维,提炼出邦国法律之治的历史理性,以回应中国语境下法学理论的主体性建构。当然,中国历史法学的发展只是中国法学建构的第一步,渐成汉语法学或许才是其最终目的地。
五、研究结论
如前所述,汉语法学形成于历史法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汉语法学意在一种现代中国的法理建构,能够为中国法学理论研究提供一种可被普遍适用的框架,即是一种法学发展的目的性指向。若是立足于历史法学理论建构的基础,成为一种可历时历事的完备理论,仍有许多关系需要厘清,比如国家本位与全球体系,家国与世界、历史性与普遍性等等。另外历史法学的理论图景包括理论建构和制度关照两个层面,从历史法学走向汉语法学就意味着要跳脱出当下,或着说是超越当下,只提炼出能够包罗各种复杂事实的历史理性,然而历史法学就是因当下的现实焦虑产生,理论建构也是对制度建设的当下回应,那么走向一种普遍意义上可历时历事的理论建构,对制度性关照的要求之间是否相悖离?如果它们之间存有张力,又该如解决呢?这有待于学界的进一步讨论与澄清。
目前中国历史法学的建构尚未完全定型,但却也是贡献卓著:致力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法律哲学建构,为中国的制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与理论图景——主要聚焦于政治成熟的公法场域研究,以推动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同时为中国法制建设也贡献了力量。中国历史法学建构的目标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以期为中国当下的人世生活、世俗秩序提供规范世界的意义之维,在展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同时以期为全球化时代下人类的永久和平共处提供中国智慧。换言之,就是在一种博爱情怀、天下一家的观念之下,“为人类文明拓展一方藉由法律安排人世生活的普遍意义空间”②。可以说为构建汉语文明法学提供了一种致思路径的选择。当然汉语法学的理想建构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在继受外来法学知识的基础上整理并系统化中国语境下的法律经验积累与理论提炼,然后建立起中国的法律思想史与学术史,完成汉语法学诠释体系的建立。从中国历史法学的建构再转到汉语法学的建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处理,相信凭借着民族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精神的时代召唤,立足于自由探索法政学术思想的中国历史法学的理论建构以及未来可欲走向的实现必然会在我辈的努力中踵事增华。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