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论文哪里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甘肃银行个人储蓄存款业务营销策略的优化,为甘肃银行提供了一种基于市场细分和数字化技术的可行性方案,帮助甘肃银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绪论
1.3.1国外研究现状
有关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金融市场营销的观念首次出现是1958年全美银行联合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市场营销在银行的运行。金融企业开始像工商企业一样开展各种形式的营销。之后发展经历了“友好服务”阶段,即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金融创新的阶段,即打开金融营销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要求;以金融服务定位重点的发展阶段,即通过在同质的营销策略中找到适合金融企业自身的定位,以自己的客户为中心制定营销策略,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近代国外学者就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对银行经营的影响进行着持续的研究。Jiang EX、Matvos G、Piskorski T (2024)等研究发现如果资产价值超过其负债价值,银行可能会从根本上资不抵债[1]。 Althuwaini S.(2022)探讨了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对银行业品牌信任和品牌忠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交媒体营销活动,即定制、娱乐和促销,对客户信任和忠诚度影响最大[2]。Dang VD.(2022)央行通过降低政策利率或向市场注入资金来放松货币政策后,银行可能会更积极地扩大流动性创造。但并非所有银行都同样受到货币政策变化的推动。对客户存款依赖程度较低或融资模式更加多元化的银行在创造流动性时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度可能较低[4]。Doran N M, Bădîrcea R M, Manta A G(.2022)经过对2010-2021年期间疫情危机和数字化对中东欧联盟国家(CEEC)银行财务盈利影响的研究表明,随着新冠肺炎感染率的增加,银行业绩下降,银行产品开发部门应该考虑设计新的数字产品或更大规模地扩展现有产品,银行减少其他经营成本支出也是降本增效的重要方面,科技赋能个人储蓄存款业务营销,物理空间的突破和数字化营销形式的创新,也将有效的降低成本支出,提升竞争力[15]。
![]()
3甘肃银行个人储蓄存款业务营销策略现状
3.1甘肃银行概况
3.1.1公司简介
甘肃银行是由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于2011年11月19日挂牌营业,于2018年1月1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2139),金融服务已覆盖甘肃省14个市州及县域。经营主要的业务为吸收公众存款,发放不同期限贷款,国内外结算、票据业务、债券业务等。甘肃银行围绕服务地方经济、三农、中小企业及城乡居民,树立“甘肃人民自己的银行”品牌,成为甘肃重要的地方性银行。在绿色金融上,响应国家策略,强化清洁能源等领域信贷,利用碳减排资金超70亿支持绿色项目,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近200亿,增速21%。科技金融方面加速产品更新,推出科技贷等创新产品,科技贷款达100亿,增速超20%。普惠金融上,实施差异化策略,优化普惠金融产品,普惠小微贷款超130亿,实现“两增”目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养老金融领域,构建全方位适老服务体系,推出“甘养乐”品牌及19家示范网点,尝试丰富养老产品线。数字金融方面聚焦标准化、场景化、智慧化,推进数字化转型,上线网银、手机银行等,发布新版手机银行及鸿蒙版,举办创新大赛,优化流程,实现业务线上化。在服务重大战略上,制定专项方案支持“四强”等行动,对接政府与企业,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全年投放公司贷款590亿。推出“陇e惠”商户自助平台,为20多万户商户提供一站式的收银管理服务。率先在全省推出兰州市出租车“零钱包”集中兑换服务,推进支付便利化。
5甘肃银行个人储蓄存款业务营销环境分析
5.1 宏观环境分析
5.1.1政治环境分析
第一、金融政策环境分析。在2024年12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就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四次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分别是两次降低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个百分点,这一举措有效释放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为充裕的资金支持。两次下调贷款政策利率,累计降低0.3个百分点,这一调整主要目的为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激发企业能动性和市场活力。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也进一步显现。随着政策利率的降低,1年期和5年期以上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相应下调,这直接带动了企业贷款利率的下行。据统计,2024年12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利率已降至约3.43%,这一水平创下了近年来的新低,为企业减轻了财务负担,提升了其盈利能力。截至2024年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这些数据表明,金融总量保持了合理增长,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支撑。
![]()
7实施保障
7.1组织保障
优化个人储蓄存款业务条线组织架构,明确各层级岗位工作职责。尽管个人储蓄存款业务一直是个人业务条线的核心组成部分,但并未作为一个独立组织体系存在,而是与产品管理、财富管理等其他业务混合在一起进行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灵活性和专业性,因此,从总行到分行,再到基层网点,整个业务条线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调整。在总行层面,个人业务部分离出一个专注于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专项团队。这个团队将承担起个人储蓄业务的全面管理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研发创新、市场调研分析、业绩考核标准的制定、全行营销机制的规划与导向、数据统计与分析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拟定与实施。团队成员将由具备丰富储蓄业务经验和深厚金融专业知识的人员组成,以确保各项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分行层面,个人业务部也将进行相应调整。为了确保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在分行层面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管理,分行将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该业务的全分行管理工作。这些人员将紧密结合分行的经营环境和营销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和实施细则。他们还将负责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日常统计和监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总行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在基层网点层面,优化组织架构同样至关重要。网点设立专门的个人储蓄业务窗口或岗位,由经验丰富的柜员或客户经理负责接待客户、解答疑问、办理业务等。此外,网点还将加强内部培训,提升员工对个人储蓄业务的认知和理解,确保每位员工都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周到的服务。在组织架构优化的过程中,银行还将注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先进的IT系统和管理软件,实现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线上化、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还需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安全稳健运行。
8结论与展望
8.2展望
针对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关于地理位置的限制虽然甘肃地处西北,信息获取较为困难,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据的共享,未来可以通过在线调研、远程访问等手段,扩大对发达省市银行先进经验的了解,借鉴其成功的营销模式并加以本地化调整。这将有助于在有限的条件下,获取更多外部经验的支持。针对资料收集的覆盖面不足,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尤其是对不同类型客户群体的深入调研,来弥补这一缺陷。例如,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收集更多客户行为数据,涵盖不同年龄段、收入水平和职业背景的客户,从而提升研究的代表性和广度。关于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未来可以通过引入更多外部专家的观点,结合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和竞争态势的变化,从多个角度对银行的储蓄存款业务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提升研究的全面性,还能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扩大数据来源、引入多方视角以及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提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为甘肃银行的个人储蓄存款业务营销策略优化提供更加精准的指导。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