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论文哪里有?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555”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分析,着重探究两者在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水平及运动兴趣培养效果方面的差异性、“555”教学模式的可实施性。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1.1遵循党和国家新时代教育方针总体要求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1]。此方针的提出,为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指引。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2]。这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好学校体育教育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要性。文件在工作要求上提出,学校体育要适应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紧跟教育步伐补齐短板,发展特色,鼓励学校发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项目。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并不是唯一途径,学生体育活动的场所也不局限于学校内。学校体育要凝心聚力,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发挥协同育人机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以上文件的表述,学校体育要遵循党和国家新时代教育方针总体要求,在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构建多元化体育教学新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方法,打造趣味多元体育课堂。
3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555”教学模式提出依据与具体内容
3.1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555”教学模式的概念与结构
3.1.1基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555”教学模式的概念
体育教育领域知名学者毛振明提出,体育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是一套教学单元或是教学的设计与实施[54]。在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学生体质健康的背景下,体育教学模式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发展。例如突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将课内教学延展到课外,改变教学形式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有突破学期层面,分年级设置不同技能项目的1+N教学模式。
“555”教学模式是指五类体育项目课程、五个操类活动和五个体育节,其中五类体育项目课程是指球类项目、田径与体操项目、水上与冰上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五个操类活动为早操、体智课间操、眼保健操、能量方块操和雨雪天气室内健身操。五个体育节有赤足跑步节、亲子体育节、专项体育节、趣味体育节和综合体育节,这种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
因此,“555”教学模式的最终可以理解为:由5种不同类型的体育项目课程、体育操与体育节共同形成的一个全面、系统且富有活力的体育教学模式,其集多元化、个性化、综合性于一体。该模式在教学设计上根据新课标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差异性,注重课内外结合和“家校结合”,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具有健康体魄、良好运动习惯和积极生活态度的未来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实验前测试结果与分析
5.1.1实验前学生运动能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表5-1的正态性检验结果中,当P值大于0.05,符合正态分布,可以使用样本t检验来检验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而P值小于0.05,需采用非参数检验来比较两组数据的差异。
![]()
对表5-2进行运动技能的非参数检验、而其他变量的组间样本t检验,在“555”教学模式实施前两组学生分别完成了相关运动能力的测试。
5.2实验后测试结果与分析
5.2.1实验后学生运动能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5.2.1.1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能力测试结果与分析
根据表5-9的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数据结果均大于0.05,符合检验的前提假设,满足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的要求。
![]()
表5-10为两个组别组间独立检验后的数据结果,男生50m成绩实验组为8.46s,对照组为8.37s(P=0.497>0.01),根据P值得出两组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两组在坐位体前屈上分别为8.19cm和7.69cm(P=0.19>0.05),此时的P值大于0.05,表明两组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立定跳远上,两组的平均成绩分别为196.43cm和192.10cm(P=0.207>0.05),说明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引体向上两组成绩是7.09个和6.62个(P=0.335>0.05),结果也是两组的差异不显著。1000m跑,两组的平均用时分别是246.27s和263.39s(P=0.000<0.01),表明两组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
6研究结论与建议
6.1研究结论
6.1.1“555”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运动能力方面均表现出积极作用,采用5课5操5节教学模式的学生身体素质除1000m和800m略高于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外,其他变量两个模式之间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运动认知和运动技能方面“555”教学模式下的提高幅度大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6.1.2“555”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具有全面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健康行为的效果。具体表现在“555”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浓厚、健康知识掌握扎实、情绪调控能力突出、环境适应能力良好这几方面。
6.1.3“555”教学模式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都有助于学生体育品德发展。但是“555”教学模式下学生体育品德发展幅度均大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各类体育节比赛,为学生搭建体育道德素养培育的实践平台。
6.1.4“555”教学模式相比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能大幅度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以体育课、体育操和体育节,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在兴趣到技能再到成就的正向循环中养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6.1.5“555”教学模式获得了校方和学生群体的积极反馈,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运动技术掌握、健康认知提升、体育品德培养和学习兴趣激发等方面的效果更好,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效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