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公众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思考---以南昌市为例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921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11-11
  • 来源:上海论文网

行政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南昌市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渠道设计,推动技术创新;加大资源投入,增强公众政务信息获取渠道组织保障;加强外部监督、促进社会良好,优化渠道建设环境等三点优化策略。

1绪论

1.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公众政务信息获取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体系。研究内容广泛,涵盖了群体偏好差异分析①、政务信息采纳行为研究②、公众信息渠道选择与政治参与之间的关联性探讨③、跨国比较研究以及渠道选择中的技术影响因素分析等多个维度。早期研究多聚焦于技术接入与信息获取的基本问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研究视角逐渐扩展至公众行为、政治参与及跨国比较等领域。研究特点呈现出从单一技术视角到多元社会视角、从理论构建到实证分析的演变趋势。

(1)政务信息采纳跨文化比较研究

在跨文化背景下的信息采纳行为研究中,国外学者们通过对比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公民行为,揭示文化差异对政务信息采纳的显著影响。Carter(2008)比较了英国与美国公民在电子政务采纳方面的行为差异,发现尽管“相对优势”和“信任”在两国均对采纳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但“数字鸿沟”等信息通信技术(ICT)采纳障碍的表现却因文化背景不同而存在差异④。类似地,Al-Shafi和Weerakkody(2010)通过对卡塔尔公民的研究,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推广电子政务服务过程中面临的独特挑战,强调了本地化行为模型在非西方背景下的重要性⑤。还有Shareef等(2016)通过对孟加拉国、加拿大和德国用户的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文化维度对公民采纳行为驱动因素的显著影响,指出文化差异深刻塑造了公民对移动政府服务的感知与接受程度⑥。Lněnička和Nikiforova(2021)则从开放政府数据(OGD)的角度分析捷克、印度与拉脱维亚三国学生对OGD门户的采纳行为,研究强调了开放数据门户作为OGD基础设施核心的作用,并为政府优化数据渠道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⑦。

3南昌市公众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建设现状分析

3.1南昌市公众政务信息获取渠道的政策文件分析

公众政务信息获取政策文件分析是理解南昌市政务信息获取渠道建设现状的重要基础。国家层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明确提出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为地方政务信息公开提供了宏观指导,故公众政务信息获取渠道建设也是围绕能够更好满足群众信息获取时能直接获取为常态,无法获取为例外的原则。近年来,南昌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信息公开条例》《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实际需求,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信息获取渠道、加强政策解读与政民互动、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等。这些措施为构建覆盖全市的政务信息获取网络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同时推动了南昌市政务服务的便捷化和高效化。

行政管理论文怎么写

5公众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选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5.1研究设计

5.1.1问卷设计

在设计问卷时,本研究以保证问题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避免引导性为原则,确保问题的表述清晰。根据已经设计好的测度指标,共将调查问卷划分为四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问卷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包括发放问卷的单位介绍、问卷的主体、问卷的目的、意义以及预计完成问卷所需的时间。

第二部分:基本信息部分。收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为数据分析提供人口统计学特征,方便实证研究部分便于对研究结果分层和比较。

第三部分:主体部分。分为问题和量表两块。问题部分提出政务信息获取渠道选择潜在变量直接相关的问题,用于收集关键数据,这一部分是问卷的核心。量表部分本研究将使用标准化量表(李克特量表)来评估受访者对特定陈述的同意程度。本部分作用在于提供公众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选择量化数据,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

5.2数据分析

5.2.1描述性统计分析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

调研数据显示,参与本次调查的人群性别比例基本持平,男性(51.2%)略多于女性(49%)。从年龄层来看,31-40岁的中青年群体参与度最高,达到22%,而60岁以上老年人仅占9.6%,这个差距说明中青年使用政务信息网络渠道获取信息的积极性更高,这可能和中青年更擅长使用智能设备有直接关联。在学历分布上,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接近半数(43.8%),这个群体对政务信息的关注度明显更高。从职业分布来看,学生、企业员工和事业单位人员构成了主力军,分别占到23.4%、21%和22.6%。这三个群体加起来就占了近七成比例,说明他们对政务信息的获取需求最为迫切。在信息获取网络渠道方面,社交媒体以28.8%的使用率高居榜首,政府网站则以18%位居第二。

7研究不足与展望

7.2研究展望

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作为公众与政府沟通的“数字桥梁”,承载着民意上达、政策下传的关键功能。渠道畅通不仅是民意充分表达、社会矛盾有效疏解的重要保障,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环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深化“放管服务”改革的战略背景下,科学识别公众政务信息获取行为的影响因素更具有深远意义。

公众政务信息获取渠道选择影响因素研究是一项涉及多主体的系统工作。本文索开展的影响因素实证演技部分仍存在前文所述的一些不足,但希望本文能为南昌市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提升工作带来一定借鉴。同时,公众政务信息获取网络渠道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还有待更多学者深耕,尤其是当前DeepSeek等自动生成式AI的发展,若能进一步探究将其引入政务信息获取渠道的影响因素,相信能更好的替身政务服务校内。此外,后续研究若条件允许,可采用线下深度访谈与线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或进一步拓展线下调研比例,以获取更高质量的一手数据。在理论框架方面,未来研究还可尝试引入TAM(技术接受模型),聚焦TOE框架中的技术维度,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等核心构念出发,构建多层级、精细化的分析体系,深入探究技术属性对用户行为、渠道效能的作用路径,从而为理论拓展与实践应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撑。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