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造音与回响: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上线十年的声音景观探讨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46588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8-30
  • 来源:上海论文网

新闻媒体论文哪里有?本研究发现,包括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在内的中国音频节目平台多年来已经构建起内涵丰富又极具特色的移动声音景观,浸润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随着科技进步对人类感知世界的深度影响,媒体平台需要在其主题选择、内容创作以及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上进行优化,以提供优质的听觉体验,从而促进听觉文化的有序繁荣。

绪论

0.3.1国外研究现状

在处理有关“声音景观”的研究时,通常可以将其分为两大领域:传播者和接收者。国外关于“声音景观”的研究,最早是由加拿大作曲家谢弗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他将声音景观定义为“任何可研究的声音领域”,声音景观将某个空间所有的声音都包纳进来,它作为声音的总体是客观存在的,但声音景观同时也是主观的,因为同一听者可以对同一空间内的不同声音做出不同的理解和反应。

特鲁瓦克斯(1988)又进一步区分了外部的声音环境和听到的声音景观,他认为,前者是“特定情境中所有声音能量的总和”,而声音景观则“更强调那个环境是如何被身处其中的生命所理解的——人们事实上创造着声音景观”。②阿兰·科尔班(Allain Corbin,1994)在著作《大地的钟声》中阐释了19世纪回荡在法国乡村大地上钟声背后存在的社会性权力斗争,深入探讨了法国大革命后钟声感官文化的转变,揭示了钟声在公共空间和集体记忆中的重要作用,也说明了,地方性的声音景观在构建当地人们的空间感知、身份认同、情感连接上具有重要意义。③艾米丽·汤普森(Emily Thompson,1993)在研究20世纪上半叶声学技术变迁对听觉转型产生的影响时,认为“声音景观就像视觉景观一样与人类文明的关系更甚于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3声入人心:喜马拉雅音频平台成熟期的声音景观

3.1炉火纯青:平台成熟期的节目构成

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发展的成熟阶段指的是2018年至2019年,在这个阶段,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开始探索更多商业模式和变现方式,除了付费会员服务外,平台还推出了广告、电商等多种变现方式。同时,平台也加强了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如教育、文化、娱乐等,拓展业务边界。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商业模式的多元化和业务领域的拓展。

3.1.1异彩纷呈:平台成熟期的节目类型

在喜马拉雅音频平台的成熟期(2018—2019年),节目的构成相较初创期和发展期有了更明显的多样化和细分化特点。在这个阶段,随着平台的用户基础不断扩大和内容创作者生态的成熟,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吸引了更多的知名创作者和机构参与,推出了更多高质量、专业化的节目。

1.有声文学

有声小说与文学类节目为听众提供了沉浸在故事世界中的机会。这类节目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的有声演绎、网络小说的人气作品以及当代作家的新作等。它们不仅满足了听众对于故事情节的追求,同时也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欣赏文学魅力的平台。它们通常由知名声优、专业配音演员或知名作家亲自演绎,为听众带来高质量的听觉享受。如《明朝那些事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明朝历史,深受历史爱好者喜爱。《鬼吹灯》系列:悬疑惊悚小说,讲述了探险家胡八一等人探寻古墓的故事,紧张刺激。《平凡的世界》:路遥的经典文学作品,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5声声不息:中国音频平台声音景观的现状与未来

5.1当前中国音频平台矩阵

5.1.1音频平台的类别和特点

当前,中国主流音频平台矩阵呈现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态势。主要平台包括:

1.综合性音频平台。如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等,提供各类音频内容,从有声书籍、音乐到知识分享等,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这些平台通常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因此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喜马拉雅更是处于行业内第一梯队,用户渗透率高,竞争优势明显。

2.社交音频平台。以赫兹为代表,这些平台更注重用户之间的互动和社交体验,通过音频的方式让用户进行交流和分享。这种形式的音频平台在年轻人中较为受欢迎,因为它们提供了更加轻松和自由的社交方式。

3.衍生音频平台。主要依托其他大型平台或业务进行发展,如酷狗和网易云音乐等。这些平台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将音频与其他业务相结合,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例如,网易云音乐不仅提供音乐播放服务,还推出了一系列音频课程、播客等内容,进一步丰富了用户的听觉体验。

4.垂直音频平台。专注于某一特定领域或用户群体,如懒人听书和金庸听书等。这些平台通过深度挖掘某一领域的内容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专业和精准的服务。例如,懒人听书专注于有声书籍领域,提供了大量热门小说的有声版本,满足了大量书迷的听书需求。

5.2各大音频平台塑造声音景观的方式

5.2.1听觉在场:感官与思维的沉浸

声音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它往往携带显著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如时间维度上的“过去”和“事件”,空间维度上的“地点”和“场景”。①音频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数字传播方式,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音频内容,让用户在听觉上得到沉浸式的时空体验。其中,“听觉在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当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接收和播放平台的音频内容时,他们可以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声音世界中,享受音频带来的感官刺激和思维引导。

听觉在场通过感官上的沉浸,让用户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到音频内容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例如,在听一本有声读物时,用户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语速的控制等方式感知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用户还可以通过音频背景音乐、音效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对故事情节的体验和感受。这种感官上的沉浸,让用户在音频内容中找到情感共鸣,加深了他们对音频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听觉在场通过思维上的沉浸,让用户可以在被动接收音频内容的自由思考和想象。在众多音频平台上,有各类优质的知识类、故事类和娱乐类节目可供选择。当用户聆听这些内容时,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思维方式,主动地进行联想、思考和想象。例如,在听一档讲述历史事件的节目时,用户可以根据主持人的叙述,自由地构建起相关的历史场景和人物形象,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想象力。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结语

“耳朵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听觉文化的回归,由听觉文化所构成的声音景观正深刻影响着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体验。全新的声音生态体验唤醒了听众的耳朵和大众的情志,众多音频平台应运而生,并以一种潮流之势向前发展。

喜马拉雅音频平台作为极具代表性的音频内容生产、传播、交互平台,受众基础广泛、影响范围大。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理论阐发来分析和探讨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发展十年来,在初创期(2012—2014年)、发展期(2015—2017年)、成熟期(2018—2019年)以及创新发展期(2020至今)四个不同阶段构建声音景观的策略、发挥的功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的路径。研究发现,包括喜马拉雅音频平台在内的中国音频节目平台多年来已经构建起内涵丰富又极具特色的移动声音景观,浸润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随着科技进步对人类感知世界的深度影响,媒体平台需要在其主题选择、内容创作以及市场推广等各个环节上进行优化,以提供优质的听觉体验,从而促进听觉文化的有序繁荣。

与此同时,在听觉文化回归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公众对于自我解放、深度无聊、社交孤立以及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音频平台在推动声音景观构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同维度和程度的问题。对此,唯有驶往听觉世界的再次苏醒,摒弃失序的、盲目的、冗乱的声景建构,重新明晰沉浸与真实之间的关系,重新调和听者与说者之间的关系,再造专业主义主播声音、恪守声音景观责任、严肃声景中的伦理实践,从而提升媒介艺术的品质,丰富大众文化素养,重塑空间形态,拓宽社会审美空间,才能真正实现听觉文化的回归,创建真正繁荣的声音景观和听觉世界。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