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文哪里有?笔者认为通过研究,让幼儿园的孩子能够更加主动、持续、深入的在传统体育游戏中去探索发现,将成果转化为幼儿园实施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路径。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实现儿童参与理念与幼儿园传统体育游戏实践的有效融合。
2.改革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玩法和组织方式,为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传承提供样例。
三、行动实施
(一)第一轮行动:激发参与意愿——从被动观望到主动尝试
1.第一轮行动目标
本轮行动旨在通过教师主导的文化讲解和结构化游戏设计,帮助幼儿初步建立对传统体育游戏的兴趣和文化认知,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配合的参与转变。开展了3次游戏,以“舞狮”游戏为主要内容,第1次游戏是舞狮和击鼓组合,第2次是狮子追猎物,第3次是复活卡使用。教师通过文化导入、讨论引导、支持参与、环境创设和冲突处理,让幼儿通过视频教学,了解舞狮游戏的内涵,在增进对舞狮游戏的背景理解基础上,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能够主动尝试更多的传统体育游戏。
2.第一轮行动实施
(1)文化导入,帮助幼儿了解传统体育游戏的内涵。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首先,教师通过学习和查找一些和传统文化相关的载体,然后选取适宜的内容用于教学设计中。第1次游戏前,教师运用多媒体资源,幼儿通过观看“梦想舞狮团”视频,了解到如果没人打鼓,狮子掌握不到节奏就不能舞起来,舞狮需要三者的配合才能完成,否则就会在舞狮的过程中受伤。
孩子们观看视频后,明白了舞狮要击鼓,体现合作的精神。于是,在第1次游戏中,他们找来了鼓,没有击鼓棒,就使用替代物材料,热火朝天的击鼓。幼儿击鼓的兴趣高涨,但是却忽略了舞狮的同伴,因此,舞狮和击鼓游戏只是形式上的配合,两者之间的游戏关联性却不大。
五、儿童参与视角下幼儿园大班传统体育游戏实践的建议
(一)对传统体育游戏核心价值的明确认识
传统体育游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其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化传承功能和教育功能两大方面。文化是传承的基础,儿童发展需要教育手段来实现,因此,传统体育游戏的核心价值是不能轻易丢弃或者改变的。
1.通过传递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实现文化传承功能。
学习了解传统体育游戏的背景内容,了解传统体育游戏蕴含的文化传承价值与意义,从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去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以寓教于乐的游戏开展,实现教育功能。
传统体育游戏要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兴趣,以游戏为主要方式开展,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激发儿童思维创造,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
(二)对传统体育游戏“传承传统”和“儿童参与”的边界把握
“传承传统”和“儿童参与”的边界主要聚焦在传统体育游戏在现代幼儿园开展的三个方面,即:核心价值、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去把握"变与不变"的问题。
保持传统游戏的价值文化理念“不变”传统价值理念是传统体育游戏开展的核心,是文化传承的关键要素。因此,保持“不变”不管是从传承还是儿童发展角度来说都至关重要。
2.调整传统游戏的内容和组织方式的“变”
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教师在选择和创编游戏内容时,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选择有趣的游戏内容,采用让儿童多元化体验的组织方式,创新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展。
3.转换传统体育游戏的儿童参与方式的“变”
打破被动接受的方式,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询问儿童的意见、同伴团讨合议、提供儿童的个性化需求的支持等方式,让儿童拥有参与决策权,满足儿童在传统体育游戏中的发展需求。
结语
研究者在本研究论文中主要通过行动研究,从儿童参与的视角来对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大班的实施进行研究思考。首先是选取大班“舞狮”传统游戏项目为研究案例,经过三轮行动研究,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针对儿童的参与情况,识别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策略,给予教育建议。相比已有的传统体育游戏领域的研究,本研究从儿童参与的视角去分析传统体育游戏的开展对儿童的发展价值,给传统体育游戏如何创新开展以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幼儿的参与,传统体育游戏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本研究仅选取了一所幼儿园、一个大班、一类传统体育游戏活动项目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的范围比较窄,研究出来的结果并不能代表所有开展传统体育游戏的幼儿园状况,也不足以说明全学龄段幼儿在传统体育游戏中的参与水平情况。由于研究者自身理论水平有限,并且时间较为紧张,研究者对理论的研究还比较粗浅,对案例的剖析还不够深入全面,量化的数据论证还缺乏,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应该加强深究理论学习,用更多的实践案例去论证,研究计划要做得更加严谨,研究过程要更加详实且论据充足。通过研究,让幼儿园的孩子能够更加主动、持续、深入的在传统体育游戏中去探索发现,将成果转化为幼儿园实施传统体育游戏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