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流行歌曲《蜀道难》中川剧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演唱分析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25855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8-29
  • 来源:上海论文网

音乐论文哪里有?本次研究同时揭示,戏曲与流行音乐的融合并非元素堆砌,而是需要建立基于音乐学与文化学理论的深层逻辑框架。一是在音乐学层面,通过调式重构(如商调式与流行和声的兼容)、织体创新(如帮腔与说唱的复调对话),实现传统声腔的现代适配,为流行音乐注入差异化的民族音响基因。

1绪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查阅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等渠道,搜集到了大量的学术论文,针对其中流行音乐与传统戏曲相结合方向的专著、学位论文及学术期刊进行了总结。内容如下:

通过检索“流行音乐+戏曲”“流行音乐+川剧”两组主题及关键词,前者共检索出834篇国内外文献,其中“流行音乐+川剧”的研究成果共13篇国内外文献,占比较少。

关于主题为“流行音乐与戏曲结合”的文献,如:刘思宇撰写的《论流行音乐中京剧戏腔的运用对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以歌曲<赤伶><探窗>为例》一文中,从歌曲《赤伶》和《探窗》入手,从流行音乐中京剧戏腔的运用、表演者对戏腔部分派别和行当的创新,以及目前传统京剧的传播和推广形式进行分析和总结;KAFUTUBELE BINDAKEITH撰写的《流行歌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中越剧元素的运用》一文中,通过阐述越剧的发展及唱腔特点,再通过流行歌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的歌词、曲式进行分析及如何从越剧唱腔和表演上进行融合,最后论述流行音乐和中国戏曲元素结合的意义。

关于主题为“流行音乐与川剧结合”的文献,如:杜晨晨撰写的《对川剧传承及其与流行音乐的融合的思考》一文中,从川剧的历史现状分析着手,通过对川剧传承这一途径展开论述,进一步阐释川剧传承对川剧的传播及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及给流行音乐融合带来的启示作用;蔡威、彭灿兴撰写的《川剧音乐的传承、发展、创新之我见》一文中,通过阐述川剧音乐的“灵魂”所在,以及列举在现代社会中使得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的方法,回答了川剧音乐应传承什么、如何改革,并通过戏歌举例,分析川剧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创新方式,剖析了川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原因及其所蕴藏的文化价值。

3《蜀道难》川剧音乐元素运用分析

3.1唱腔的运用

在《蜀道难》中,主要体现了川剧高腔唱腔两个方面的特点:

(1)唱腔丰富多样

川剧高腔的“唱”有多种不同的唱腔,包括了众多曲牌。演员在演唱时可以根据角色的情绪和剧情的需要,灵活地运用曲牌。比如在表现人物哀怨情绪时,往往会采用婉转低回的唱腔,这种唱腔的旋律线条犹如潺潺溪流,细腻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忧愁与悲伤,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角色的痛苦与无奈。而当需要表现人物激昂情绪时,像是英雄人物的慷慨陈词,演唱则会使用高亢激昂且音域跨度较大的唱腔。其旋律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气势磅礴,有力地展现出人物的豪迈气魄和无畏精神,能迅速将观众带入紧张而振奋的氛围中。

在歌曲中,高腔唱腔的运用是多维度的,从音乐本体上来看,主要体现在音域中七度或八度的音程跳进中,它不仅丰富了歌曲的艺术表现,还加深了歌曲情感的层次。

同时,高腔唱腔旋律的运用也绝非单纯的重复,而是经由变化与创新,与现代音乐元素巧妙融合,进而造就了一种别出心裁的听觉体验。例如在第1-2小节里的“难”和“天”呈现出一个八度的跳进,音程跨度极大。在第18-20小节中,“问”与“时”、“畏”与“可”之间存在七度的音程跳进;而在第53-54小节里,“难也”与“走诶”为八度音程跳进,这些音程跳进都充分体现了川剧高腔中音域跨度大的显著特点,参谱例3.1。

音乐论文怎么写

4《蜀道难》舞台演唱分析

4.1歌唱技巧

4.1.1基于四川方言特色的咬字

在流行演唱中,良好的咬字能够准确传达歌词内容、强化情感表达,同时可以提升歌曲的表现力、突出歌曲的节奏与韵律。其次,不同的歌手在咬字上往往有自己的特点,这也是形成他们个人“演唱辨识度”的因素之一。

本首歌曲是基于川剧音乐元素,描绘四川独特蜀道景象的一首作品,因此在歌曲中运用的是以四川方言为主的咬字方式,由于笔者从小成长于四川省,对四川的方言有一定的了解,其发音非常具有地域化特征,歌手张杰也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成都人,他在演唱《蜀道难》时,最大化还原了四川口语化咬字归韵的发音特点。

(1)声调调值变化

四川方言的声调调值21与普通话有差异。四川话(因四川地区方言较多,且每个地区的声调略微有差别,因此统一以成都话代指四川话)的调类总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类,部分地区四川话的入声已经消失,已归入阳平。虽说普通话一样分为四个调类,但是调值却与成都话不尽相同,参图例4.1、图例4.2。

音乐论文参考

4.2演唱与舞美的互动

流行音乐具有娱乐性、大众性、时尚性和商业性的基本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流行音乐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觉艺术,而是更多元的视听综合性艺术。从娱乐性和大众性层面来看,在竞争激烈的娱乐市场中,观众对于演出的视觉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舞美设计能够为流行音乐表演增添视觉上的新鲜感和震撼力,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兴趣;从时尚性层面来看,对于歌手而言,独特的舞美风格可以成为他们的个人标志之一,帮助他们在众多艺人中脱颖而出,塑造独特的品牌时尚形象;从商业营销性层面来看,在当今的社交媒体时代,视觉内容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精彩的舞美设计可以为流行音乐演出提供丰富的视觉素材,便于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扩大演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好的舞美可以提升流行音乐演出的整体品质和档次,使观众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票价,提高演出的附加值。

因此,演唱与舞美的互动结合能够为《蜀道难》的舞台演出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画面,与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相互呼应。一方面,这种结合可以加强对川剧视觉元素的运用,起到画龙点睛之效,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另一方面,也能增强表演的观赏性,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在演出之中。

张杰演唱的《蜀道难》拥有多个不同的现场,每一场的舞美设计大相径庭,因此笔者以张杰于2024年举办的《未·LIVE-开往1982》个人巡回演唱会中的舞美为例,分析演唱与舞美之间的互动联系。

5结论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通过对流行歌曲《蜀道难》中川剧音乐元素的运用及演唱分析,深入探讨了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音乐结合的可行性和实践意义。通过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音乐、川剧音乐元素的运用以及歌唱技巧等方面的详细剖析,本文不仅揭示了《蜀道难》这一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也为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歌曲中巧妙地融入了川剧中的高腔唱腔、帮腔、念白和打击乐等元素,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歌曲的音乐结构和表现力,也深刻体现了川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张杰在演唱《蜀道难》时,展现了扎实的歌唱技巧,包括对四川方言的精准把握、多种音质的运用、以及起声与收声的精心设计,使得歌曲的演唱既具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舞台演唱与舞美的互动为歌曲的现场呈现增添了视觉冲击力,通过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的巧妙搭配,使得整首歌曲的演出成为了一次视听盛宴。

川剧音乐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这种融合为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使更多年轻人能够接触到并喜爱上川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另一方面,通过流行歌曲的传唱,川剧音乐元素得以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然而,在运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音乐之间的差异,使两者能够和谐共存并相互促进;如何在保持川剧音乐元素独特性的同时,满足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等。针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一是加强传统戏曲与现代流行音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更多融合的可能性;二是注重创新,通过改编和创作等方式,使川剧音乐元素更加符合现代听众的审美需求;三是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川剧音乐元素在流行歌曲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