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哪里有?本文探讨了V+N+T/V+T+N结构各义场动词所涉及的主客体范畴如何从词汇单位投射为语义角色。在词汇单位—语义角色的投射中,词汇语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
1.3研究现状
1.3.1“句法—语义”接口研究现状
1.3.1.1国外“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国外“句法—语义”接口研究主要从单向研究和双向研究两个角度开展。
1.单向研究
(1)语义角色理论研究(Semantic Role Theory)
Gruber(1965)最早提出题元的概念,认为题元由谓项支配,动词语义特征影响题元分类并决定动词有哪些潜在的搭配角色。Fillmore(1966)提出“语义格”这一概念,他认为表层结构即句法概念,包含主语和宾语等,“语义格”才是深层结构的分析术语。Fillmore先后共提出16种格,但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界定。当时众多学者都在不断丰富语义角色的种类,而Dowty(1991)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论,即原型角色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角色只有原型施事和原型受事,应根据原型角色的蕴含数量确定主语和宾语。后来Davis(1996)运用多层级蕴含理论代替Dowty的原型角色理论。
第三章V+N+T/V+T+N词汇义征分析
3.1 V+N+T/V+T+N动词词汇义征分析
本章基于已有的“词汇义征标记集”(孙道功2011)对前文筛选出的30个研究对象进行词汇义征分析,并用义征表达式呈现分析结果。孙道功(2011)认为,词汇义征是词汇语义的最低层级,义征分析应在一定义场内进行,通过对语义子场内的词元进行比较,分别提取子场内词元的类别义征、相同属性义征和区别属性义征,在此基础上提取句法范畴义征。本文对V+N+T/V+T+N结构的义征分析是基于筛选出的30个结构,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词典释义为基础依据,对结构中的动词进行词汇语义分析,从“词汇义征标记集”(孙道功2011)中提取结构中动词的相关词汇义征,最后以义征表达式来呈现各义场分析结果。一个动词的义征表达式由完成该动作所必须的要素构成。对动词进行义征分析时,其义征表达式的序列模式采用VG+VS1+……+VSN+VA1+……+VAN的形式。V是动词(verb)的缩写,G是种类(genus)的缩写,S是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的缩写,A是动作(action)的缩写(孙道功,2011)。VG表示类别义征,VS表示义征表达式中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受事、成事、工具、结果、方式、处所等,VA表示义征表达式中的动作性义征。需要注意的是,模式中各项的位置及数量并不是固定的,不同义征表达式中,各项的位置也不是一一对应的。
第四章V+N+T/V+T+N句模及语义角色映射分析
4.1 V+N+T/V+T+N原型句模及变式句模
4.1.1原型句模
基于全部语料库的分析和统计,无论动作义场、状态义场还是起止义场,V+N+T结构均使用同一个原型句模,V+T+N结构的原型句模使用情况相同,因此V+N+T/V+T+N结构的原型句模共两种,具体分析如下:
1.V+N+T结构原型句模
V+N+T结构的核心成分包括主事、动核、客事、时间,四者构成最基本的语义句模:“主事+动作核+客事+时间”。在具体的语境中,内层语义角色包括主事和客事,主事可以化为施事、经事、起事等语义角色,客事可以化为具体的受事、涉事、止事、位事等语义角色。外层语义角色为时间角色,比如:
52妖妖,我到处找你,(我)找了你七年!我没忘记你!(《绿毛水怪》王小波CCL语料库)
53贺雄正当地委副书记四年,主管政法两年在这期间,他们之间从未发生过任何矛盾。(《十面埋伏》张平CCL语料库)
这里动核“找”“当”是主客事之间的枢纽,动核前的“我”“贺雄正”即主事范畴,“你”“地委副书记”为客事范畴,时间角色“七年”“四年”即动作状态持续的时间。
4.2 V+N+T/V+T+N各义场语义角色映射
本节从V+N+T/V+T+N的原型句模及变式句模的基础上考察其内层角色和外层角色的句法映射情况。语义角色包含内层语义角色和外层语义角色,内层语义角色是语义句模中最基本的成分,一个词元带上一定数量的内层角色便能构成最基本的语义句模,即基式句模。在句法映射上,内层语义角色通常出现在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但又不局限于这两个位置。V+N+T/V+T+N结构的基式句模己经表明,其内层语义角色为主事、客事、动核,外层语义角色为时间,本章我们着重讨论在V+N+T/V+T+N各角色的句法映射情况。
4.2.1动作义场语义角色映射
4.2.1.1主事角色的句法映射
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在动作义场中,V+N+T/V+T+N结构的主事角色100%投射为主语,主要包括施事角色投射为主语和经事角色投射为主语两种情况。在两个结构中,前者都占大多数情况。
结语
本文基于“句法—语义”接口理论,对V+N+T/V+T+N结构进行考察,经分析:
在句法上,V+N+T/V+T+N结构的动词大部分在时间上都具有持续性的特征,V+N+T结构的动词在与其他成分的搭配上有一些小的区别,不同成分的搭配影响整个结构持续义的表达。名词宾语一般作为动词的宾语出现。V+N+T结构的时量成分一般被认为是补语,称为时量补语。V+T+N结构的时量成分可以做补语或定语。从语义上看,V+N+T/V+T+N结构动词可以分为动作类动词、状态类动词、起止类动词三个类别。名词宾语主要都可以分为有生名词和非有生名词两个大的类别。时量成分在V+N+T结构做补语,V+T+N结构时量成分可做补语,还可以做定语。
其次,基于筛选出的30个动词结构,我们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的词典释义为基础依据,从“词汇义征标记集”(孙道功2011)中提取相关词汇义征,最后以义征表达式来呈现V+N+T/V+T+N结构各义场分析结果。经统计V+N+T结构动作义场涉及的义征共21个。义场内的动词所联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经事、受事、涉事、位事、时间等。V+N+T结构状态义场涉及的义征共10个。义场内的动词所联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起事、止事、位事、时间等。V+N+T结构起止义场涉及的义征共11个。义场内的动词所联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位事、时间等。V+T+N结构动作义场涉及的义征共23个。义场内的动词所联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经事、受事、涉事、成事、时间等。V+T+N结构状态义场涉及的义征共11个。义场内的动词所联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起事、止事、受事、时间等。V+T+N结构起止义场涉及的义征共10个。义场内的动词所联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施事、经事、受事、涉事、时间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