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专业服务20年。

C企业员工绿色行为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思考

  • 论文价格:150
  • 用途: 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 作者:上海论文网
  • 点击次数:1
  • 论文字数:33252
  • 论文编号:
  • 日期:2025-05-28
  • 来源:上海论文网

企业管理论文哪里有?本文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政府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通过文献研究确定论文选题,以C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扎根理论定性研究方法,以“情境——起因——行为——影响要素”为研究路线。

第1章绪论

1.4研究创新点

(1)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对员工绿色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突破了以往单一影响因素研究的局限性,构建出较为完整的影响因素理论框架,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对提升员工绿色行为水平的举措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系统优化方案,对非典型能源企业提升员工绿色行为水平具有可借鉴意义。

(2)AMO理论是研究组织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理论基础,更具系统性和综合性,将AMO理论的能力、动机、机会应用于员工绿色行为管理实践研究,拓展了AMO理论的实践应用,丰富了员工绿色行为的管理实践工具。

企业管理论文参考

第3章C企业概况及员工绿色行为现状分析

3.1 C企业概况

3.1.1 C企业背景简介

C企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出版运营为主要业务模块,深耕传统出版领域,挖掘全新经济文化增产点,同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出版产业转型发展要求,在电子出版、网络视听和版权贸易等板块深入拓展,建成编辑、印刷、发行、物流等完整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位居国内前列的现代国有骨干出版传媒企业。C企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成立之初作为政府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承担宣传报道职能,在八十年代从政府机关分设出来成为事业单位,经费自理,财政部分保障,企业化管理迹象不断显现,业务范围逐渐增加为期刊杂志、图书、电子音像产品等的出版印刷,企业在九十年代呈现蓬勃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传统营销模式与市场需求出现严重脱节,治理结构、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方式等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日益显现,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降。在2008年,C企业实现全系统的“事转企”改革,建立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与市场接轨良好,2017年C企业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我省首家上市国有文化企业。企业现在发展为拥有包括两家一级出版社在内的9家图书出版社、1家音像出版社、2家期刊社、1家数字出版传媒公司、1家印务公司(及三家分公司)、出版数字融合产业研究院等20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第5章C企业员工绿色行为优化对策研究

5.1社会层面

5.1.1政府发挥规范和引导作用

社会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企业的绿色发展受政府奖惩政策、规章制度等的保障和制约,一方面,政府要发挥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和管理作用,细化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指导意见和操作手册,使企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相关领域企业资格准入资质审查,加强经营期间和事后审查力度,提高企业环境违法成本;最后,针对社会经济绿色转型发展战略,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奖惩政策,通过对污染企业增大税收、对环保绩效良好的企业施行退税优惠、对绿色创新企业加大补贴力度等手段,彰显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强化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纳入企业发展规划。

5.1.2营造全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氛围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成为受众最广的传播手段,政府要重视环保舆论和宣传阵地,充分发挥电视、网络、自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氛围。一方面,可以利用政府平台,选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环保绩效显著的先进企业,典型人物,通过官方媒体宣传奖励,引导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双赢;另一方面,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有助于企业正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主动谋求转型发展,要发挥新闻媒介、公众的监督作用,畅通公众环保维权渠道,通过对污染企业的曝光和处罚,警示相关行业和企业自查自纠,主动转变发展理念,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以谋求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5.2组织层面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政府的绿色发展政策需要企业的配合和执行,同时,员工的绿色行为需要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企业在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通过前文文献梳理和扎根理论分析可以看到,组织因素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是多角度,多路径的,通过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发挥管理人员引导示范作用,营造企业绿色发展文化氛围等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绿色行为水平。

5.2.1创新管理模式提升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绿色管理实践的重要环节,对员工绿色行为的塑造和选择具有直接影响作用。田慧荣(2023)[78]研究指出,组织通过落实职能层面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员工亲环境习惯溢出,从而推动员工绿色行为发生。

通过访谈可以了解到C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依然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模式,对员工绿色行为关注和重视程度较低。基于此,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一是,通过准入和晋升两个渠道做好绿色人才选拔工作,在招聘环节增加绿色环保知识考核,筛选具备绿色环保素养的求职者,为企业实施绿色管理储备基础人才,同时将绿色绩效评价纳入员工晋升的评价考核体系,通过不断传达企业的绿色价值观增强员工主动绿色行为;二是,注重发挥员工绿色培训的作用,培训不仅是员工适应新岗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员工提升自身技能的重要渠道,通过对C企业的现状调查,可以看到,对于需要环保技能的环保绿色行为,员工普遍存在技能不足的情况。建立和完善绿色培训体系,能够帮助职工增加环保知识储备,通过知识习得影响环保行动,减少因技能不足造成的非主观意识污染;三是,通过PDCA管理体系,构建可量化的环保绩效考核指标,提高组织绿色管理绩效。绩效考核是目前绝大多数管理体系中组织评价员工贡献程度的最有效工具,组织制定环保绩效考核目标和实施计划,施行考核计划并记录考核数据,定期总结并评价考核结果,最后向员工反馈绩效考核结果并进行奖惩;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2研究展望

本次研究选取了出版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C企业的研究,总结归纳非典型能源企业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优化对策,但研究仅选取了一家企业作为调研对象,样本的行业覆盖面不够广,可能会对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一定的限制。通过深度访谈以及查看企业规章制度、公开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等文件对C企业员工绿色行为进行评价,评价是否准确完整,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和岗位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和效度,在实证研究方面可以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发展需要,拓展量表题项,并选择代表性企业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创建更适用于中国语境的员工绿色行为测量量表。

(2)本研究通过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外部环境因素、组织内部因素以及员工个体因素归纳总结形成员工绿色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提出系统的优化方案,为企业实施员工绿色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抓手,但对各影响因素于员工绿色行为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缺少研究,各因素间是发挥替代抑或协同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在未来研究中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法、定性比较分析法(QCA)等方法解释员工绿色行为影响因素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揭示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权重,从组态的整体视角对员工绿色行为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进行阐释,为推动员工绿色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略)

123
限时特价,全文150.00元,获取完整文章,请点击立即购买,付款后系统自动下载

也可输入商品号自助下载

下载

微信支付

查看订单详情

输入商品号下载

1,点击按钮复制下方QQ号!!
2,打开QQ >> 添加好友/群
3,粘贴QQ,完成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