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写?本文以医学论文为例,为大家列举80例论文的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好论文。
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一:貉源阿留申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及其感染性克隆的构建
[1]貉源阿留申病毒VP2和NS1蛋白的抗原性预测[J]. 吴艳虹,赵永强,韦韬,章秀婷,丛丽,岳志刚,肖家美,邵西群. 畜牧兽医学报. 2020(06)
[2]水貂阿留申病毒感染过程中主要分子蛋白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栾美慧,李健明,时坤,刘艺,徐宁,郜艳雪,宫庆龙,孙志博,冷雪,杜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19(09)
[3]细小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曾倩,王海军,裴志花,孙明洁,张雪竹,王开,胡桂学. 中国兽医学报. 2019(01)
[4]貉狐源阿留申病病毒的感染检测与基因特征[J]. 邵西群,章秀婷,于淼,贾博寅,岳志刚,杨福合. 中国兽医科学. 2015(06)
[5]狂犬病病毒CVS-11株全序列测定及其感染性克隆的构建[J]. 薛向红,郑学星,盖微微,梁红茹,马金柱,李岭,王铁成,冯娜,黄耕,赵永坤,杨松涛,夏咸柱. 微生物学报. 2013(04)
[6]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应用[J]. 蒋玲艳,王林果. 医学综述. 2006(06)
[7]负股RNA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及其应用[J]. 刘惠莉,陆承平,李震.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4(05)
[8]RNA病毒的反向遗传学[J]. 薛强,仇华吉,童光志. 生物技术通报. 2001(04)
[9]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反向遗传学操作系统的建立[D]. 程楠.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10]新型水貂阿留申病毒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D]. 郗冀.中国农业大学 2016
[1]兔出血症病毒基因组末端序列对蛋白表达与调控的影响[D]. 哲名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3’非编码区末端序列结构与功能解析[D]. 尹扬.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 李鑫.扬州大学 2013
[4]鸭坦布苏病毒对1周龄雏鸭的致病性研究[D]. 李光东.山东农业大学 2014
[5]鸭坦布苏病毒弱毒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D]. 吴晓刚.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6]我国鸭坦布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刘友生.江西农业大学 2012
[7]鸭坦布苏病毒铜陵株的分离与鉴定[D]. 范萍萍.安徽农业大学 2016
[8]猪嵴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及防制技术研究[D]. 王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9]一株麻雀源坦布苏病毒全基因测序和传代研究[D]. 刘鑫.山东农业大学 2014
[10]鸭坦布苏病毒Real Time 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跨种间传播的初步研究[D]. 刘宗梁.安徽农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二:梅花鹿茸重茸尺相关性分析及茸重SNP的筛选
[1]基于多元逐步回归法的沸腾床加氢未转化油焦化的规律[J]. 仝玉军,葛海龙,孟兆会,刘玲,杨涛. 化工进展. 2021(07)
[2]中国10~15岁儿童与其父母亲膳食模式的偏相关分析[J]. 何邱平,邵丽晶,蔡丽,向兵,曾婧. 中国卫生统计. 2021(01)
[3]利用SNP芯片进行玉米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及新品种选育[J]. 高嵩,刘宏伟,何欢,吕庆雪,周德龙,邢跃先,赵兴彦,张志军,张建新,仲义,夏远峰,宋广树. 玉米科学. 2021(01)
[4]鸭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刘文静,凡文磊,刘大鹏,赵金山,周正奎,侯水生. 中国畜牧杂志. 2021(06)
[5]家牛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起源研究进展[J]. 李联萍,陈宁博,雷初朝. 畜牧与兽医. 2020(11)
[6]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分析[J]. 赖佳,黄玲,韦树谷,代顺冬,盛玉珍,张骞方,叶鹏盛.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9)
[7]不同绵羊品种FSHR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关联分析[J]. 刘玲玲,马海玉,刘武军. 西北农业学报. 2020(08)
[8]多胎基因FecB对德×寒×细三元杂交羊产羔性能的影响[J]. 王伟霞,佟桂芝,刘学峰,海龙,王嘉厚,郭立宏,张立春,李信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04)
[9]外源褪黑素对鹿茸软骨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可可,孙旭阳,陈超,荆焕松,许学林,游思,赵靖波,熊家军. 中国畜牧兽医. 2020(07)
[10]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栖息地适宜性评价[J]. 袁智文,徐爱春,俞平新,郭瑞,李春林. 生态学报. 2020(18)
[11]东北梅花鹿野生种群分布与遗传变异的分子鉴定[J]. 田新民,刘鑫鑫,周绍春,张明海,王晓龙. 动物学杂志. 2020(03)
[12]绵羊FecB基因KAS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肉羊育种中的应用[J]. 刘学峰,张立春,朱贵,李信涛,海龙,佟桂芝,王伟霞,王嘉厚,王凤山.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07)
[13]阿勒泰羊、吐鲁番黑羊3个突变位点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分析[J]. 王琼,马海玉,刘玲玲,曹行,吕士鹏,黄开飞,陈斌,苏晓慧,刘武军.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20(01)
[14]四川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梅花鹿夏季栖息地选择[J]. 赵成,李艳红,石琴,王彬,徐康宁,赵思勤,胡杰,熊远清. 四川动物. 2020(01)
[15]飞行时间质谱核酸检测技术在临床检测中的应用[J]. 许蕴,李赟,张晓丽,徐迹,刘文兰.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 (08)
[16]不同品种黄花菜游离氨基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J]. 刘伟,张群,李志坚,卞建明,黄绿红,朱向荣,单杨. 食品科学. 2019(10)
[17]梅花鹿饲养初探[J]. 李弛,李玮,张璐,李玉峰,邓大军.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9 (04)
[18]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分布及活动规律[J]. 程建祥,黄相相,陈东东,鲍毅新. 生态学报. 2018(22)
[19]高迁移率族蛋白成员HMG20a/b的研究进展[J]. 桑丽平,郑栋栋,郎元君,刘云章,卢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05)
[20]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鹿茸重量相关基因[J]. 胡鹏飞,徐佳萍,艾成,邵秀娟,王洪亮,董依萌,崔学哲,杨福合,邢秀梅. 遗传. 2017(11)
[21]南方梅花鹿年龄及鹿茸形态对产茸量的影响[J]. 杨菲菲,熊家军. 湖北畜牧兽医. 2017(06)
[22]鹿茸完全再生机制研究进展[J]. 李春义.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01)
[23]杜洛克猪全基因组连锁不平衡分析[J]. 刁淑琪,罗元宇,蔡迪,陈桂华,陈赞谋,张豪,李加琪,张哲. 广东农业科学. 2016(11)
[24]牛PRKAA2基因SNP检测及与其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 田万强,梅楚刚,付常振,辛亚平,张松,王国庆,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7)
[25]中国南方荷斯坦奶牛TRAPPC9、DGAT1、GHR、ATP1A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相关性分析[J]. 王凯,柳广斌,黄特民,吴珍芳,孙宝丽,刘德武.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4)
[26]中国家养梅花鹿种质资源特性及其保存与利用的途径分析[J]. 胡鹏飞,刘华淼,邢秀梅. 中国畜牧兽医. 2015(10)
[27]京海黄鸡体重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张涛,王文浩,张跟喜,王金玉,薛倩,顾玉萍. 遗传. 2015(08)
[28]京海黄鸡禽流感抗病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王文浩,李国辉,王金玉,张跟喜,张涛,韩昆鹏,王永娟. 中国畜牧兽医. 2015(03)
[29]梅花鹿引来致富路[J]. 卢新松,陆家木. 农村工作通讯. 2014(20)
[30]不同产地亚麻籽矿物质元素及脂肪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J]. 兴丽,赵凤敏,曹有福,王梅,梅帅,李少萍,蔡智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9)
[1]信息化条件下梅花鹿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D]. 刘东月.吉林大学 2015
[2]长春双阳梅花鹿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与分析[D]. 牛伟萍.吉林大学 2011
[3]梅花鹿—牛异种克隆胚胎构建[D]. 郑军军.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4]肉羊常用饲料消化能、代谢能估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及其数据库的建立[D]. 马绍楠.塔里木大学 2018
[5]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华南梅花鹿采食食物种类和生物量研究[D]. 游卫云.浙江林学院 2009
[6]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梅花鹿进食行为识别的研究[D]. 杨婷.吉林农业大学 2017
[7]不同纤维源日粮对梅花鹿瘤胃微生物和营养利用的影响[D]. 魏园.吉林农业大学 2017
[8]兴凯湖梅花鹿肝脏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D]. 贾金龙.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9]添加赖氨酸、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的影响[D]. 刘松啸.吉林农业大学 2017
[10]精氨酸水平对离乳期梅花鹿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D]. 范玉洁.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参考文献的格式案例三:猫杯状病毒检测方法建立、分离鉴定及感染性克隆构建
[1]山东部分地区猫细小病毒、疱疹病毒、杯状病毒流行情况调查[J]. 曲雪婷,王森,原昆鹏,崔月瑛,齐昊南,孙强,张本清,陶春霖,尹燕博. 中国兽医杂志. 2020(11)
[2]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建立[J]. 陈新武,石晓娜,潘学,李雪松,杨健美,刘芹防,陈鸿军,滕巧泱,李泽君.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20(02)
[3]动物诺如病毒的研究进展[J]. 师志海,孟红丽,王亚州,张彬,徐照学,兰亚莉. 中国兽医杂志. 2019(12)
[4]猫杯状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 孟凯闻,朱文壮,张迪,金艺鹏,林德贵,孟赓. 中国兽医杂志. 2019(05)
[5]一株欧洲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与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J]. 胡晓鲁,张婷,兰海玲,李雪松,杨健美,滕巧泱,陈鸿军,李泽君,刘芹防,关平原.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9(03)
[6]猫杯状病毒研究进展[J]. 孟凯闻,孟赓,林德贵,张迪,金艺鹏.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4)
[7]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强、弱毒株Nsp9基因的反向遗传学替换改造[J]. 赵孟孟,钱娟娟,崔甜甜,冯松林,王文佳,邢星,冯嘉萍,张桂红. 中国畜牧兽医. 2016(11)
[8]不同细胞对乙型脑炎病毒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的影响[J]. 庞雪,张嵘,姚宇,孙非非,李鹤.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6(02)
[9]猫杯状病毒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王一鸣,赵艳丽,刘秋艳,应瑛,马剑钢,陈小庆,胡桂学.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2)
[10]猫杯状病毒VP1衣壳蛋白的截短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J]. 蒋艳妹,刘家森,刘永相,倪宏波,曲连东. 中国兽医科学. 2016(01)
[1]嵌合猫杯状病毒F9株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及复制差异基因的筛选[D]. 左智敏.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9
[2]马抗猫杯状病毒精制免疫球蛋白F(ab’)2的制备及防治效果研究[D]. 李登亮.吉林农业大学 2019
[3]NADC30-like PRRSV的致病性研究及其全长cDNA克隆的构建[D]. 刘天昕.吉林农业大学 2018
[4]猫杯状病毒2280毒株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祖少坡.东北农业大学 2017
[5]表达猪流行性腹泻病毒COE蛋白的重组脑心肌炎病毒的构建[D]. 罗亚坤.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
[6]VPg蛋白在兔出血症病毒翻译起始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朱杰.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
[7]A型鸭肝炎病毒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 梁瑞英.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8]猫杯状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姜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3
[9]FCV拯救系统的建立及GFP的表达[D]. 李伍新.吉林大学 2008
[10]水疱性口炎病毒反向遗传重组载体的构建[D]. 孙兆增.吉林大学 2006
以上是80例医学论文的参考文献,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素材或者方法,可以在本网站查询;如果需要寻求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